摘自中国教育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央8号文件)强调:“要完善学校的班主任制度,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这为新时期班主任工作开创新局面和班主任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班主任要与学生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班主任要和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要把学生当成活生生的“人”。班主任首先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要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情感,尊重学生隐私,尊重学生差异。陶行之先生讲:“爱满天下”。全国模范教师、情景教育的开创者李吉林老师讲:“我不是一个农民,但是一个播种者;我不是把谷子播在田野,而是把金色种子播在学生心田上。那时一块奇异的土地,只要认真耕耘,总会获得令人惊喜的收获。”对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的班主任,学生更喜欢前者。班主任要学会进入学生的情感世界,要体会学生的喜怒爱乐,要对给老师提出批评建议的学生予于肯定,要有勇气向学生承认自己的过错。
班主任要把目光和微笑多投向“差生”。微笑投给优秀学生如同锦上添花,微笑投给差生如同雪中送炭。锦上添花固然轻松而美丽,但雪中送炭更为紧迫更为重要。班主任要教育学生拼搏进取、勇于向上,要鼓励学生“我能行”。
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有教育价值的东西。童心是美好的,童心甚至是高尚的。学生中间有很多亮点、闪光点,班主任要做有心人,善于观察、及时发现、加以表扬,起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班主任对学生要宽容、理解,不要动辄训斥学生,更不要轻易处罚学生。在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专家们指出,中小学生的问题70%是心理问题,不要轻易定性为品德问题。
班主任肩负着育人育己的双重任务
终身学习,肩负育人育己双重任务是班主任工作的职业要求。班主任要不断地铸造自我,与时俱进,以书为友,无私奉献。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学校是书籍国王,刻苦读书是老师的职业要求。只读教材教参的老师,无论如何不能成为优秀教师。”。
身教重于言教。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要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班主任首先不做。校园无小事,事事育人,班主任无小节,处处为楷模。班主任工作要变指令传播为启发引导。英国教育家威廉.亚瑟说:“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较好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班主任要启发学生思考、探索和创新。
班主任要具有“六力”和“四于’”。“六力”是实力和能力;活力和潜力;魅力和创造力。这“六力”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实力和能力,表示班主任的过去,合格而胜任。第二个层次是活力和潜力,表示班主任的现在,勤勤恳恳,扎扎实实,搞好本职。第三个层次是魅力和创造力,表示班主任的未来,班主任要有凝聚力、感召力、影响力,更要创造美好的明天。“四于”:一是善于,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长处;二是乐于,班主任要乐于培养一切可资培养的人,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发展的每个方面;三是严于,班主任要严于管理,严于要求,认真负责;四是甘于,班主任要甘于奉献,甘当人梯。
(作者王文湛,系国家督学、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司长)
宽容比惩罚更有效
摘自德育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一天下午打扫完教室后,A同学气呼呼地跑到我的办公室告状:同桌把他新买的一块语音报时的电子表偷了。我安慰了他。接着,我悄悄地核实了情况,并于第二天买了一块同样的电子表给他,并当众宣布,是一个同学捡到后上交送我这儿的。A的同桌一脸茫然与惊讶。一周后,我悄悄在A同学的同桌耳边说了一句:“与电子表所指的时间赛跑了一周后,你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但愿你以后能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人生道路上少走弯路。”
不久,这位同学找到我,真诚地说:“’谢谢老师给我留下面子,我一定好好做人,决不辜负老师的一片苦心。”
(作者张万琴,江苏省如皋市职业教育中心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