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

06年春初二年段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06-07-04 阅读 : 3540

        ’ 一学年的教学工作终于结束了,在学校党政领导和下年段行政的关心指导下,在年段十二位班主任的努力拼搏下,在年段三十几位科任老师的通力合作下顺利且圆满地完成了期初制定的各项指标,这给我们每一位初二老师为之感到兴奋和骄傲,让我们都深深地觉得这一年的付出是值得的,是有价值的。回顾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甜酸苦辣五味俱全,下面我就这一年中我们整个年级所做的一些工作做简单的小结。
    ’  一、统一思想,形成合力。
      ’我们初二年级共有学科老师36位’,在学校党政和下年段行政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学生的思想品德要靠教师去陶冶,良好的年段风气主要靠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去营造。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思想品质方面要做好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影响教育学生。首先,我们年段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凡事身体力行,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各方面尽量起模范带头作用。
     ’其次,在下段领导教务长成斌主任的带领下,定期召开年段教师会,共同学习和探讨教育教学新理论、新形式,共同探讨本年段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新现象、新问题及其解决之道。从而保证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再次,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要求,根据每一位教师的能力、兴趣等,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发挥每位教师的聪明才智。
     ’第四,工作上的决策,通过各种民主方式,请教师参与,征求教师的建议和意见,努力创建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让教师充分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从而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五,生活上,抓住各种细节和机会,真诚地为每位教师服务,注意协调好教师间的各种关系,使年段形成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以上做法,使全年段教师同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成为一个有坚强战斗力的战斗集体。获得学校和社会的赞誉。
    ’二、确立以教学质量为年段工作中心的共识。
    ’初二年下学期进行地理、生物的会考工作,会考成绩不仅关系着学生的前途,也关系着初三年毕班的士气,更关系着学校的办学效益和办学声誉。为此,以抓地理、生物会考为契机,确立以教学质量为年段工作中心而形成年段共识。在校领导和下年段行政的支持下,根据年段的实际情况我们还采取以下措施:
    ’ 1、加强下班辅导工作,晚自习前6:30~7:00安排教师巡班辅导。
      2、每周六安排班主任与地理、生物科任老师到班指导。
     ’3、加大会考准备工作的力度。
   ’ ’4、采取了“一帮一”活动,每位教师带一名学困生,每一名学优生带一名边缘生进行补缺补漏。
     ’5、另外我们努力配合学校各教研室特别是本年段各备课组,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教研活动,特别是对每次考试后的质量分析,都能从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真诚务实,落在实处。并且要求各科科教师及时进行商定对策,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适当的调整原有的计划,及时补漏,以求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鼓励积极钻研教学业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寻求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途径。经常深入课堂调查研究,了解各学科的教学教育情况,通过召开各类型学生会议来了解情况,掌握新动向,研究新问题,制定新方案,拿出新办法,及时有效地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力争教育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成绩都能不断地更上一层楼。
      ’三、面向全体学生,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家校共教”网络体系。
     ’加强同学生家长的联系,从而大大增强了社会教育的功能。在学生的管理教育方面,继续努力探索新时期青少年的新情况,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和实践“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召开年段全体或部分学生家长座谈会;主动进行家访,班主任同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我们经常召开年段全体科任教师会议,商讨各科的教学与协调配合以及年段班级工作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各科任教师对自己所负责的教学班中存在偏科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加强课外辅导,并责任到人;年段或班级分别召开优、中、差部分学生座谈会;等等。以上措施的实行已见成效,年段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学习风气不断更上一层楼,获得学校和社会家长的好评。
      ’四、开展丰富多采的第二课堂活动。
      ’临近会考,年段摸底考试中,部分学生成绩有所下降,在最后阶段,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到山美水库进行社会实践,在学校中举行篮球赛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既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劳逸结合,并且养成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经过全体教师一年的努力奋斗,已顺利完成了制定的目标,展望新的学年,我们更加信心百倍,我们相信,在学校党政、下年段行政的带领下,在新的学年里,我们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