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

关于严禁私自到溪河游泳的通知

发布时间:2007-05-22 阅读 : 1854

同学们:’
  每年我们都有看到有关一些因私自到溪河游泳而发生溺水事件,这些都是血的教训。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1、学生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听老师的教育,结果才会发生溺水身亡事故。’
  2、学生的安全意识淡漠,良好的安全意识没有真正养成。’
  3、学生的游泳安全知识、技能不足,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差。’
  夏天又将来临,天气也将随着日渐变热,同时游泳的溺水也将是我们生命的一大威胁。我们都知道每夺去一个年轻的生命,就有一个家庭遭到不幸,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决不能够拿生命开玩笑,在外做事要让家长和老师放心。
  因此学校再一次强调,严禁私自到溪河游泳。

附一:游泳安全常识’
  一般在水中所发生之意外事件,通常由于两个原因:

 ●惊恐慌张:人于身历险境时,会因紧张而导致肌肉收缩、身体僵硬,而致活动力降低。’

●体力耗竭:不断之挣扎,将体力耗尽,减少生存之机会。’
      ’1、时间的把握:人在游泳时,身体热量散失快,能量消耗大,不宜在水中呆得过久,一般不应超过一个小时。’
      ’2、如何自救:发生溺水事件时,必须镇定冷静,了解自己所处环境,并利用本身浮力或身边物来自救求生。水中自救之基本原则为『保持体力;以最少体力,而在水中维持最长时间』为达此要求,必须缓和呼吸频率,放松肌肉,并减缓动作。水中求生之基本原则为『利用身上或身旁任何可增加浮力的物体,使身体浮在水上,以待救援。』’游泳时,如果发生抽筋或体力不支,切不可惊惶,也不要举手挣扎,应平躺在水面上,露出嘴和鼻子,同时深吸气,浅呼气,使身体浮在水面上。’
     ’3、对付抽筋:’
    ’ 肌肉抽筋的原因:’
     ’抽筋又称痉挛。当肌肉受到神经组织的刺激致引起肌肉收缩或血管受到刺激而逐渐关闭,使血液循环不良,造成抽筋的现象。’
     ’由于血管收缩影响局部肌肉的物质语气体之交换,故而引起肌肉痉挛,常在赛跑或游泳时发生。当很强烈的导热作用再皮肤中发散时,一方面因皮肤受到刺激,致反射性的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甚至失常,因而使交感神经兴奋亢进,血管收缩;另一方面还能直接引起皮下血管收缩。血管收缩时,便影响肌肉中物质与气体的交换,而使代谢产物在已经疲劳的肌肉里堆积起来,改变了肌肉的内部环境,因而提高肌肉的兴奋性,以致引起发生抽筋的部位,原有功能失去,且疼痛不已,使泳者因紧张、恐惧而导致溺水事件。’

       ’依据分析,抽筋的原因有下列几种:’

●’经过长时间的运动而引起肌肉疲劳,未予休息而继续运动时。’

●’骤增运动的负荷强度,或突然改变运动的方式而引起肌肉急剧收缩时。

 ●’运动姿势不正确时。

 ●’水温太低时。’

●’准备运动不足时。

 ●’情绪过度紧张时。’
       ’肌肉抽筋常发生的部位:肌肉痉挛常发生的部位以小腿之排肠肌与比目鱼肌为最多,其次为足跟、足底、手指、大腿、上臂、腹部等。调查显示,肌肉痉挛的部位为小腿、足趾、足底、大腿等。肌肉抽筋的持续时间:一般而言,肌肉痉挛的时间不长,在1分钟以内者占45%,5分钟以内占39.1%,5分钟以上者则不多见。因为肌肉痉挛时,均是疼痛难当,发作后均经人处理,如拉长肌肉与按摩等,其持续时间可因此而缩短。’
      ’肌肉抽筋的季节肌肉痉挛的季节以夏季为最多;其次为春季、冬季、秋季。春夏两季通常是比赛季节的初期,且运动时间较长,因此其比例亦较高。’
      ’肌肉抽筋的时刻:肌肉痉挛的发生时刻,亦与运动的时刻有密切的关系,通常以下午为多,再睡眠中发生率亦高;由此可知,剧烈的身体活动,不一定是发生肌肉痉挛的唯一原因。’
      ’抽筋的处理方法:手指抽筋:先用力握拳,然后迅速用力张开,并向后压;如此反复动作致复元为止。’手掌抽筋:两掌相合手指交叉,反转掌心向外,用力伸张,或是用另一手贴置于抽筋的手掌上,用力压,或是握住四指用力后弯,直至复元为止。还有就是让身体仰浮在水面上,用与抽筋腿同侧的手握住脚趾向上拉,另一只手压住抽筋腿的膝盖,使腿伸直。’
      ’4、救护别人:●如果看见有人溺水,要大声呼救。未熟练救生技术者,不要妄自赴救。●如果有同学发生溺水,你一定要从他的侧面游过去,千万不要从正面过去,以防被他抱住而一同溺水。溺水的人被救上岸后,先要清除掉他口鼻中的泥沙,然后。救护者可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在屈膝的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捶其背,使其腹腔里的水流出。如果溺水者已经苏醒,要给他穿衣保暖,并让他安静休息,如果情况严重,要及时将溺水者送往医院抢救。’●抢救溺水者需要入水的,须先脱衣解裤,以免被溺水者缠往而无法脱身。游到溺水者面前约3至5公尺,先吸大口气潜入水底从溺水者背后施救,才不致于被对方困住。须知当一个面临死亡的一瞬间,出劲的力量绝对惊人,万一被溺水者缠住,应速设法摆脱,不然准死无疑。’
    ’摆脱法有两种:
   ’(一)握紧拳头狠狠重击溺水者后脑,使他昏迷,再拖上岸。’
   ’(二)深吸一口气憋住,把对方压下水底,有如同归于尽,但溺水者这时为了吸气,必定踩您肩头上,您可趁此机会顶住他三至五秒,让其头部露出水面,顺畅换气及观察四周,配合岸上的同伴把木块、木头、保特瓶等漂浮物投入水中,只要溺水者抓住任何一物都能保命。’
其实,人体与水的比重相差不多,溺水者只要放松心情,获救的机会将会大幅提升’

附二:游泳安全事故的预防
  1、如何预防游泳时下肢抽筋要做好;游泳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暖暖身体。游泳前应考虑身体状况,如果太饱、太饿或过度疲劳时,不要游泳。’
  游泳前先在四肢撩些水,然后再跳入水中。不要立刻跳入水中。’
  游泳时如胸痛,可用力压胸口,等到稍好时再上岸,腹部疼痛时,应上岸,最好喝一些热的饮料或热汤,以保持身体温暖2、选择辅助器材,如救生圈和潜水镜等。3、游泳时,不要冒险跳水;4、游泳时,不要单独游泳一人,并尽量沿溪岸平行线游。5、在岸边实施救援时,同伴尽快选择将树枝、竹竿甚至皮带伸给溺水者;或者扔给他能漂浮的东西,如救生圈、球或木板,使溺水者保持镇静。’
  特别提示’:’何种疾病不适宜游泳?’
凡患有心脏病、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病、癫痫病及各种传染性疾病者(如:性病、皮肤病、红眼病、中耳炎等)严禁游泳。’

附三:溺水急救
  溺水是常见的意外,溺水后可引起窒息缺氧,如合并心跳停止的称为“溺死”,如心跳未停止的则称“近乎溺死”这一分类以病情和预后估计有重要意义,但救治原则基本相同,因此统称为溺水。急救方法’
  1、将伤员抬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纱布(手帕)裹着手指将伤员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或者抱起伤员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将伤员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
  2、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托起伤员下颌,捏住伤员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伤员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
  3、心跳停止者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摩。让伤员仰卧,背部垫一块硬板,头低稍后仰,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面对伤员,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将胸骨压下4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60~80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学校再次重申:学校严禁学生私自到溪河、水库、池塘等地方游泳’。

                  国光初级中学政教处

                   2007、5、22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