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养成
国光初级中学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落实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德育工作新目标、新内容,开拓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实现德育工作的新突破,进一步强化全校学生的文明意识,提高文明程度,净化学生思想,优化办学环境,创设文明、和谐的育人氛围,形成良好的校风,结合我校实际决定从9月份起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系列活动。以“说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展国初风采”为活动宗旨,开展多种形式教育活动,现制定如下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说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展国初风采”为主题,以礼仪、礼貌、礼节教育,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重点内容;以遵守《规范》、《守则》、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为突破口;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将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及学校的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通过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使学校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和示范窗口,使学生成为文明礼仪行动的先锋队,为营造国初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为国初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做出贡献。
二、活动主题
1、认真落实泉教德[2007]27号和南教综[2007]223号文件精神,加强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开展文明礼仪常识教育,培养自觉践行文明礼仪意识,提高自我文明礼仪的能力,树立比较牢固的文明礼仪观念。
2、大力宣传我校首届“十佳学生”评选活动,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让全校学生前进有动力、学习有目标、生活有规范、行为有楷模,进一步推动我校校纪校风建设。
3、与泉教德[2007]27号和南教综[2007]223号文件精神相结合,开展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学生知荣明耻、明礼诚信,让学生在体验中接受教育,逐步形成崇尚礼仪、争做文明学生的良好风气,把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转变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动。并倡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家庭,走进社会,宣传礼仪知识,实践礼仪行为,做文明礼仪的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
三、实施步骤
(一)宣传启动阶段(9月份)
1、举行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动员全校师生积极行动起来,做文明礼仪的先锋,推动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2、发挥宣传栏、黑板报和网页的作用,开辟专栏、专题,广泛宣传文明礼仪行为,用宣传画、手抄报、书法作品等有教育性的宣传品感染、陶冶学生,促使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讲规范、讲礼仪、讲公德、讲文明,努力营造生生互动、相互督促、相互促进的良好氛围。
(二)实践体验阶段(9月~11月)
1、结合我校首届“十佳学生”评选活动,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以及学校的其它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引导学生从文明礼貌开始,从礼节规范入手,从实际出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切实提升讲文明、讲礼貌、知礼节、守礼仪的自觉性。
2、积极开展“五个一”活动。即通过组织学生看一部反映文明礼仪的专题教育片、写一篇感想文章、出一期专题黑板报、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做一件讲文明讲礼貌的实事等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3、大力倡导学生开展“五小”活动,即在家庭做孝顺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会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在学校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小伙伴”;在社会和公共场所做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小卫士”;在独处时做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勤奋自立、勇于创新的“小主人”。通过宣传、教育、活动的方式,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4、分挖掘学校与课堂的教育主导作用,把文明礼仪教育融入到学“守则”、“规范”教育活动之中。通过“学守则、学规范”知识、主题班队会、升旗仪式、演讲、征文、故事会、形势报告会等形式组织学生学习领会《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宣传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共同来制定文明礼仪常规,让学生在体验中接受教育,逐步形成崇尚礼仪、争做文明学生的良好风气,把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转变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动。
(三)总结表彰阶段(2007年12月~2008年1月)
1、结合我校首届“十佳学生”评选活动,对表现突出的文明学生给予表彰,树立典型,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和宣传礼仪整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推动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2、总结“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活动经验和推荐文明学生参评泉州、南安两级校园文明礼仪示范学校、文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