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习作

纪 念 李 光 前

发布时间:2008-12-02 阅读 : 13549

        ’李玉坤,字光前,出生于1893年10月18日,南安县梅山芙蓉竞丰村人。李光前和他父亲一样喜欢叫自己的字,而不叫正名。所以许多人只知道他父亲叫李国专,而较少人知道他父亲正名叫李国侯。光前先生从小勤奋好学,天资聪明。他在1903年随父亲南渡新加坡,到了新加坡光前在养正学校读书,由于家庭不景气,他父亲把他送到学费低廉的英印学堂念英文,周末就在养正学堂学习华文。1908年,光前因学习成绩优异被清政府送回国深造,在暨南学堂学习。1911年1月,光前先生以其能力考入北京清华高等学堂(清华大学前身)。1912年袁世凯查封唐山路矿专门学校,由于李光前生亦是同盟会会员,被迫停学。光前返回新加坡后,在道南学校和崇正学校当教员,1914年光前先生转入商界,光前先生小时侯由于受社会影响早就胸怀热血想报效祖国,所以在中国受帝国主义凌辱之际,他开始在星马创业,从而支持祖国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抵抗。
    ’1840年,英国利用鸦片和炮舰首先打开中国国门,紧接着各国侵略者纷至而来,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肆意劫盗。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中国一步步变成半殖民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陷入了苦难深重的深渊,对中国迫害最大影响最大的侵略国,恐怕就是日本了。李光前先生这时正值壮年,血气方刚,怎能眼睁睁看着祖国受困,所以他勇敢地站了出来。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发动了“九一八”事件,标志着局部地区抗战开始。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让日本开始疯狂,北平沦陷,全面抗战开始。1937年12月,日军开始残酷的南京大屠杀,中国人民再一次受到沉重的打击。中国人民的鲜血洒满了扬子江。我们老师播放了一部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影片,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先是在那南京的街道上,横尸遍地,在简陋的接护篷中,简单的医疗设备却要医治受重伤的中国人!他们身心受到剧烈的疼痛。许多卖国奴的角色不断在影片中出现,还有日军灭绝人性的屠杀!这些怎能不叫每一个中华儿女痛心疾首呢?日军在南京屠杀了我们30多万的同胞兄弟,罪大恶极,谁人不恨!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野心蓄谋已久。他们发动的侵华战争,震惊了世界,我们国家和民族已处于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这时,光前先生与许许多多爱国志士一样,率领广大华侨发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积极开展声讨日寇、抵制日货、筹募捐款、派遣南侨机工等等,从各方面支持祖国的抗日战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光前先生认为,他是一个中国人,就该与祖国同呼吸共存亡。在参加积极的抗日救国运动中,表现得非常英勇。在1928年5月3日,日本帝国主义为阻止北伐军北上平津,以保护侨民为借口,派兵占领济南,杀死中国军民一万多人,并杀害了中国外交特派员,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济南惨案”。消息很快传到了李光前等广大侨胞中,强烈的爱国心在跳动,李光前先生当时被激怒了,在那段时间里,他不止一次地捏着有关济南惨案的报纸。当年5月17日,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召开了有1000多人参加者侨民大会。许多华侨对“济南惨案”都义愤填膺,纷纷主动要求支持抗日救国运动。于是筹赈活动开始,成立了“山东惨案筹赈会”,公推陈嘉庚为主席,李光前被选为该会的董事。李光前的夫人,陈嘉庚大女儿陈爱礼被选为新加坡山东惨案筹赈会妇女部的重要成员之一。李光前那时不是很富裕,却也尽已所能,捐了一笔资金以救济受害同胞。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沪沟桥事变”,日军的“三光政策”一下子流传开来。李光前等海外华侨组织抗日救国的工作更加紧张。他们成立了“马来西亚新加坡华侨筹赈祖国伤兵难民大会委员会”。推举陈嘉庚为主席,李光前为32名委员之一。为积极响应抗日战争和发扬光大华侨的爱国精神,李光前和叶玉堆各带来捐款10万元,许多爱国华侨也纷纷效仿,于是广大侨胞的救国行动便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1932年5月11日,福建厦门沦陷,而抗日救国运动也渐渐壮大,许多爱国志士,也纷纷带头救国。同年10月10日,华侨们召开了一次代表大会,一致同意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伤兵难民总会,陈嘉庚为主席,李光前为南侨总会的常务委员。1939年2月14日,李光前被选为12届的新加坡总商会的会长。从此,李光前的抗日事务更繁重,而李光前的夫人也积极参加“星华妇女筹赈会”。光前先生凭着对祖国的热爱之心!尽着对同胞兄弟的关怀之情,在抗日救国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直至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中国人民得以解放,光前先生仍继续发扬着南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为首的侨胞爱国爱乡的精神,捐资兴学,乐育英才,始终为祖国为家乡,尽其所力。
    ’尽管光前先生已经仙去,但他那种爱国精神仍留传于世。光前先生对祖国的贡献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他一世英明,永远留存在我们的心间。让我们永远记住光前先生,以我们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把光前先生的爱国精神发扬光大!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