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福建省普通高中课程教学实施指导意见-体育与健康

发布时间:2006-03-31 作者:未知 发布者:李宝尚 阅读 : 11457

本文下载

福建省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实施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加强和改进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推进我省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实施,结合我省实际,特提出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

一、领会课程理念

 《课程标准》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义务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及构建高中体育与健康的背景研究等,从课程性质、课程结构、课程目标,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方法等方面都提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正确实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㈠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力图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有机结合的课程结构,融合与学生身心发展密切相关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无论学生选择何种运动项目进行学习,还是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采用,都应紧紧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来进行。

    ㈡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改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体现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在课程内容方面,重视把民族民间的体育活动内容和新兴运动项目引入体育课堂,精选适应时代要求的、有利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作为学习内容;在教学方式方面,力求改变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改变过于强调讲解、示范的教学形式,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良好的教学氛围。   

㈢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根据高中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的特点,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重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体育学习和增进健康的能力。因此,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的各环节,在注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主动构建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提高批判性思维以及分析和解决体育与健康问题能力的过程。

㈣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兴趣和爱好不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课程最终目标的实现也具有积极的作用。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一项或几项运动项目,主要是为培养学生的运动专长,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更新,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促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以全面发展体能和提高所学的运动技能水平,培养积极的自我价值感,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理解课程结构

㈠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

  

  

说明:实线箭头指六个运动技能系列要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的具体目标 线箭头指健康教育专题系列要实现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个面的具体目标。

1 高中体育地健康课程内容标准的框架结构

 

㈡课程模块说明

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块课程:必修课程含必修必选和必修选项两块。其中必修必选课程占了2个学分,由水平五田径类项目系列修得1学分(18学时),健康教育专题系列修得1学分(18学时);必修选项课程占了9个学分(162学时),内容从水平五六个运动技能系列中选修9学分。水平五是全体高中学生共同的必修内容,因此,规定每一位高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应达到的学习目标。

选修课程,学校应鼓励有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学生在完成11个必修学分的基础上修得更多学分;建议有志于向体育运动及相关专业方向发展的学生,至少再选择5个学分以上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进行学习。学生可以将水平六作为选修Ⅰ的学习内容(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中,应建议学生选择水平五已学过的同一运动项目进行学习,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在该项目的运动技能水平),也可以选学水平五中其他运动项目中的模块。

为了与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四级学习水平相衔接,《标准》设置了两级学习水平(水平五、水平六)和七个系列(图1)。每个系列当中都包含着若干模块,一个模块由某一运动项目(比如篮球、健美操、短跑、游泳、武术、攀岩等)中相对完整的若干内容组成,一般为18学时,以便学生对所选模块进行较系统的学习。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且成绩合格即可获得1个学分。每个学期分两段,每个学段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教师根据校情灵活安排课程,也有利于满足学生系统学习的需求。

高中三年中,学生修满11个必修学分(含田径类项目系列必修1学分,健康教育专题系列必修1分学)方可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毕业要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通常每周2学时安排。高三年级第二学期学校仍应保证学生必要的体育活动时间。

 

三、把握内容标准

课程标准把高中体育与健康内容划分为“共同必修模块”、“选修模块”并列作为内容标准的两部分。在内容标准中,对各部分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与传统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中“教学内容与要求”相比,体现如下特点:

㈠通过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的学习,教师领会和把握课程改革基本理念是前题。真正转变观念是保证高中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㈡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应达到的总体目标、具体目标、水平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学生将达到的基本要求。但没有规定具体的学习内容与方法,而是把选择权给学校、教师和学生,结合实际有特色地开展教学活动。

㈢通过两部分模块:一是“共同必修课程模块”是对全体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设计的内容标准,把田径和健康教育作为必修必选内容,体现了课程的基础性;二是“选修模块”,是为具有不同志趣、不同能力倾向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内容标准,在学校确定的范围内选择运动项目作为学习内容,体现了课程改革的选择性。

㈣通过相关的行为动词,不仅对知识技能的学习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且对技能性学习目标、情意性学习目标同样提出了具体的目标。通过行为动词“展示、完成、达到、学会、增进、发展…….”等等。特别是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两方面,应使情感、意志、合作、交往等方面的学习目标成为可以观测的行为表征,促使在掌握专项运动知识和技能以及健康知识与方法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行为。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的观察,判断教学活动的成效,从而有效地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实现。

㈤通过改变单一的灌输-接受教学模式,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教师通过《课程标准》提出的四个全新理念,五个领域目标实施于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

㈥通过改变过去单一的、标准化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建立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淡化甄别、选拔功能。体现课程改革的实践性、基础性。

㈦通过强调关注高中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个体差:一是传统意义上的所指的同一个班中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二是选项教学所带来的个体差异。新课程比以往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㈧通过利用开发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教师依据内容标准,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审视、改造、选择、设计安全适合学生活动的项目,充实和更新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体现课程内容的时代性、选择性和民族性。

四、教学实施

㈠课程设置及安排建议

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与安排表

           

高一

高二

高三

 

必修必选(健康知识)

3

3

3

3

3

3

1.必修必选2学分(36学时,含田径1学分,健康教育专题1学分)

2.必修选项9学分(162学时,在水平五和水平六的运动技能中各设立的六个系列中选学)

3.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18学时)的学习,且成绩合格即可获得1个学分

必修必选(田径)

18

 

 

 

 

 

15

33

33

33

33

15

2

2

2

2

2

1

2

2

2

2

2

2

选修

 

2

2

2

选修学时、时间由学校统一安排

 

有志于向体育运动及相关专业方向发展的学生

 

从水平六运动技能中选或由学校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和学生情况而定

体育与健康课程必修必选(2学分36课时)内容:田径类项目18学时从水平五运动技能田径类项目中选学,健康教育专题18学时从水平五中的五个方面范围内选学。

必修选项(9学分162 课时)内容:在水平五和水平六的运动技能中各设立的六个系列中选学2~3项( 1、球类 2、体操类  3、田径类  4、水上或冰雪类  5、民族民间体育类  6、新兴运动类),建议在高中三年中除了主选2—3项外,还应适当从六个运动技能系列中各选少部分内容作为介绍并体验,让学生感受不同运动技能系列项目的特点。

选修(6学分108课时)内容:主要针对少部分有志于向体育运动及相关专业方向发展的学生,选修的内容从水平六运动技能中选择,或由各校根据学生的情况而定。

对于必修必选和必修选项的内容,各校应根据本校体育场馆设施、师资特点和学生兴趣爱好等情况,设置切实可行的六个选修运动技能系列中的模块内容,让学生在规定范围内选项,教师给予指导。

由于学生的运动兴趣爱好不同,这样就会出现对课程学习内容选项的不同及各项学习人数不等的情况,因此,学校在组织排课方式上也应有所不同,其主要有打破班级界限,同一年级进行选项教学;打破年级界限进行选项教学及班内选项三种教学组织形式。

㈡教学建议

⒈正确把握课程的基本理念

基本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跟初中比,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它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育文化和健康素养,为学生终身锻炼身体和保持健康奠定了基础;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它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它关注学生在全面发展体能、提高健康水平和基础上,通过对运动项目的选择和学习,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体育实践能力,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还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它强调课程的多种内容、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的整合,是以体育为主,同时融合健康教育的内容。

⒉全面认识与把握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

《标准》构建了新课程目标体系,确定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标准》设置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面的具体目标。这些目标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体现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的特点和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观。各地、各校在实施《标准》时,要全面关注五个方面的具体目标,特别要加强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两个方面的研究,以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

⒊切实做好必修选项教学

必修选项教学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占了很大比例,它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素质要求,同时还要求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作好选项工作,因此,应具体做好以下几点:

⑴在选项起始阶段要引领学生了解选项学习的意义,认识自己身体、心理的状况,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点及学校提供的项目、教师、人数等参考,每人各确定一项主选和附选项目,以便教师统一编班。

⑵对于每一个系列中的学习模块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即在同一项目的学习中,可以设计几种递进的教学单元,让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选学。

⑶在某一项目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需求,加强对学习模块的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提高。

⒋指导学生选择学习方式

⑴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能动性,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进行学习,鼓励学生自主设置学习目标,发展学习策略,进行自我监控和评价,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感悟体育精神,获得成就感。

⑵加强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6-8人组成学习小组,要求小组中的每位学生积极承担完成共同任务的个人责任,并通过相互交流,相互支持和相互配合,有效解决组内存在的主要问题,实现小组共同的目标,不断提高学习效果。

⑶加强对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中,可以通过确定主题,创设有助于学生探究的情景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探索学习过程中要强调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只提要求,让学生感悟后进行尝试学习。

⒌改革体育与健康教学方式

教师的教法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应认真考虑怎样教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要改变过去单一的灌输式教法,改革过于注重讲解、示范的教学形式,应给学生上体育与健康课学习留有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多种体育能力的发展,应改革以往过于重视传授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教法,通过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努力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多方面目标,以充分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功能和价值。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结合教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角色,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以教促学、互教互学、相互尊重、相互补充,与学生一起加强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解,共同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

在学习理解《标准》的同时,还应思考与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⑴处理好“健康第一”思想与运动技能教学的关系。高中阶段的教学仍然不能以单纯传授运动技术为教学目的,应注重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功能与价值,以有利于学生健康为原则,避免单纯选用竞技化、成人化的内容,努力使新《标准》下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

⑵处理好选用教材的问题。认真选择与安排教学内容,一些符合新《标准》与学生实际有相关的内容可以继续选用,有的可以改造加工后再使用,同时也可以因地制宜地利用与开发校内外、民族、民间体育与新兴运动类项目资源,根据体育与健康资源的功能特点,从生活实践中开发创新新的运动项目。

⑶处理好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引导方面的教学关系。教师要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逐步转向“为学而教、以学论教”,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从整体上思考与设计教学活动,优化目标,精选内容,引导学生在有效、有趣的学习活动中体验,从而形成一个真正的共同体,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使教师与学生情感产生共鸣、思维共振,共同创造与开发体育与健康课程。

⑷探究新型的课堂教学结构形式。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结构形式设计的策略思想,应以学生学习目标为核心,以学生学习策略为基础,通过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调控,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整体。

⑸在交往互动教学活动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体育与健康教学为教师和学生交往互动提供了更多、更广阔的空间,教师要善于在教学各个环节中,通过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观察、交流、倾听、讨论、练习、体验、分享、评价、调节、鼓励、期待等一系列合作互动过程,保证学生自由选择和创设新的学习内容与方法。教师要创设交往互动的教学活动情境(直观情境、问题情境与活动情境),促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协作配合获取知识、技能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能力和学习能力。

⒍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⑴水平教学计划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在制订教学计划时,既要注意水平教学计划的整体构思,又要关注学习过程中多维度学习目标的实现,因而更倾向于宏观教学计划的制订。水平教学计划是根据各水平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制订的,是高中学生达成各项目标的统筹计划。水平教学计划是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把各水平的具体目标所呈现的内容标准加以具体化,并分配到每个学期中,以便从总体上把握学习内容和要求,全面达成和落实课程目标。

⑵单元教学计划

高中阶段六个运动技能系列的单元教学计划是根据具体目标和模块来制订的。单元教学计划在水平教学计划与课时计划之间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它既是水平教学计划的分解与细化,也是课时计划的主要依据。高中各模块的单元教学计划应体现运动技术教学的系统性,注意选择实现具体目标的有效手段和方法。高中阶段每学期可结合运动项目和季节特征安排1-2个单元进行教学。

由于单元教学计划对制订课时计划和实施课堂教学等方面起到了直接的作用,因此,在制订单元计划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正确理解教学单元。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倡以围绕目标组合内容的教学单元为基本单位组织和实施体育与健康教学,因此,教师首先应理解单元教学计划的含意和意义及单元教学计划与教学单元的区别。由于任课教师、学习对象及教学条件的不同,在同一个教学单元所设计的学习目标可以不同,使教学要求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第二明确制订单元计划的步骤:首先要明确目标。教师应根据《标准》中提出的五个方面学习目标,结合各专项的特点,对目标进行细化(具体化),然后排列出各单元的学习目标;其二选择与安排学习内容。教师应根据单元学习目标,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体育基础,结合各校场地、器材情况及季节气候的特点,具体选择与安排学习内容;其三合理制订单元教学进度,根据学生达成目标的需要,制订出每次课学习目标、教材重难点及教学手段,形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内容体系。

第三明确制订单元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在单元计划的设计与制订中,要有明确的单元学习目标,这些目标应涉及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五个方面,并将这些方面的目标渗透到单元教学每一次计划之中;其二在考虑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与应用,同时还应穿插体能或游戏的内容,以发展学生全面身体素质;其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应注意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⑶学时教学计划

学时计划是单元教学的具体执行计划,是以一个学时为单位来设计和安排的。学时计划要根据单元教学计划的目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来制订。它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步骤、教学后记等部分。

五、课程教学评价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评价是通过系统地收集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体育教师的教学情况等信息,依据一定的标准方法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新课程的教与学进行诊断,并确定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它是不断完善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和途径。下面就教师教学过程评价、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和学分认定等方面提出实施意见。

㈠教师发展性评价

新课程要求运用恰当的评价理论和方法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与结果,以及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实施体育与健康新课程需要构建以教师自我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学生评价和学生成绩分析等多种评价形式。

⒈构建和实施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原则

⑴评价功能的发展性原则。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发展性评价来激励体育教师不断改进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工作,促进自身教学能力与水平的提高。

⑵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原则。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应关注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即教学活动对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程度,应特别关注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学习中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等情况,并以此作为对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

⑶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原则。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应采用教师自我评价和学生评价的形式进行,同时也可采用同行评价、专家评价和学生成绩分析等多种评价形式。

⒉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

⑴教学评价不可忽视课前的教案编写。新课程理念下体育与健康课教案,教学目标应明确,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步骤的制定都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

⑵教学组织要保证有条不紊。调动队伍迅速有序,运动量、强度适宜,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⑶教学方法要不断改进。在实施课堂教学时,讲解应清晰,示范要准确;教学手段步骤合理,发现问题及时纠错;能根据所学的运动项目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意志、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⑷教学过程应注重师生间的互动性。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教师主体作用应体现在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自觉锻炼,互帮互学。

⑸教学效果的有效性。通过有效的教学措施,促使教学目标的达成,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⒊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下表(表1)为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供各地、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表时参考。

 

1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表

 

学校            年(班)级             教师           时间          

评价指标

课题

 

评价等级

分值

各类

指标

得分

一级指标

二级

指标

评价标准

100

教学准备15

教案

编写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步骤及运动量安排合理,方法、手段新颖,体现新的教学思想

 

 

 

 

9

 

课前准备

场地器材布局合理

 

 

 

 

6

 

教学组织17

常规

要求

检查出勤、着装和安排见习生

 

 

 

 

3

 

队列

队形

口令清晰准确,调动队伍得当

 

 

 

 

6

 

练习

安全有序,运动量合理,能根据课的情况及时调整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8

 

教学

方法

21

讲解

示范

讲解清楚,启发思维;示范准确,重点突出

 

 

 

 

5

 

教学

手段

步骤合理,手段适宜(含直观挂图,音乐、卡片、多媒体技术等),纠错及时,关注个体差异,善于激发兴趣,重视学生组织、运动能力的培养

 

 

 

 

10

 

思想

教育

挖掘思想教育的各种因素,宣传身教,适时培养学生的意志、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6

 

师生

活动

17

教师

主体

作用

激发兴趣,调节课堂气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练习

 

 

 

 

9

 

学生

学习

态度

主动参与,自学锻炼,互帮互学

 

 

 

 

8

 

教学

效果

30

教学

目标

教学目标完成好

 

 

 

 

15

 

学习

目标

学生学习进步明显

 

 

 

 

15

 

加分1—5

教学方法创新

 

 

综合评语

 

             

 

评课人:                   

总得分

 

㈡学生发展性评价

 学生发展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进行的判断与等级评定。学生发展性评价倡导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与选择性、评价方法的个体差异性及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将评价贯穿于体育与健康学习的全过程,同时也关注学生在课外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参与体育活动和健康教育活动的行为表现。

⒈实施多样化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应注意发展高中学生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将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与教师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时,应选择能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些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表2

⑴体能的评价:学生体能学习成绩评价的内容应有助于促进学生体能的全面发展,各校在实施时可参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自行安排,具体的考核项目学生可以有一定的选择权。

⑵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成绩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以及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方法的掌握与运用;专项运动技能掌握与运用情况的评价应根据各校和学生选择的具体运动项目进行,具体的评价内容可以包括规定动作的展示、在教学比赛中学生所学专项运动技能的运用、学生擅长技能的展示。

⑶学习态度的评价:学生学习态度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上的出勤与表现、学生在课外运动所学知识和技能参与体育活动和健康教育活动的行为表现。

⑷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价:学生情意表现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在课堂上情绪调控的能力、自信心和意志表现;学生合作精神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⑸健康行为的评价:学生健康行为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习惯(如是否吸烟和酗酒、饮食习惯等)、遵守作息制度、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等。

 

 

 

2  体育与健康学生学习成绩评价表

 

学校           年(班)级       教师           时间:               

评定

内容

 

体能或技能

40%

 

 

知识10%

 

体能

技能

知识

50%

1.学习态度20%

2.情意表现10%

3.合作精神10%

4.健康行为10%

1.体能、技能、知识

2.学习态度

3.情意与合作

4.学生自互评

5.健康行为

学年评定

自评

互评

教师综合评定

座号

姓名

项目

 

 

 

 

上学期

下学期

 

 

 

成绩

 

 

 

 

 

 

 

 

 

 

 

 

 

 

 

 

 

 

 

 

分数

 

 

 

 

 

 

 

 

 

 

 

 

 

 

 

 

 

 

 

 

 

 

成绩

 

 

 

 

 

 

 

 

 

 

 

 

 

 

 

 

 

 

 

 

分数

 

 

 

 

 

 

 

 

 

 

 

 

 

 

 

 

 

 

 

 

 

 

成绩

 

 

 

 

 

 

 

 

 

 

 

 

 

 

 

 

 

 

 

 

分数

 

 

 

 

 

 

 

 

 

 

 

 

 

 

 

 

 

 

 

 

 

 

成绩

 

 

 

 

 

 

 

 

 

 

 

 

 

 

 

 

 

 

 

 

分数

 

 

 

 

 

 

 

 

 

 

 

 

 

 

 

 

 

 

 

 

 

 

 

 

 

 

 

 

 

 

 

 

 

 

 

 

 

 

 

 

 

 

 

 

 

 

⒉选用多种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学习评价可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观察、口头评价、测验、技能评定、展示、成长记录、量表评价等。通过以上这些方式的评价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⑴体能的评价可采用测验、成长记录等方法;

⑵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可采用观察、展示、技能评定、口头评价、测验等方法;

⑶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的评价可采用观察、量表评价、口头评价等方法;

⑷健康行为的评价可采用观察、口头评价、量表评价等方法。

在评价时,要注意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绝对性评价和相结性评价相结合。高中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成绩的评价应采用等级评定。

⒊体现评价形式的多样化,促使师生共同参与评价

新课程对高中学生的学习评价提出了既要有教师的评价,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⑴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进行的评价。

⑵学生相互评价:学生对组内其他成员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进行的评价。

⑶教师评价——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度、行为表现和进步幅度等,参照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的情况,对学生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五个方面的学习成绩进行的综合评价。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较为扎实的体育与健康知识与技能基础以及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中,体育教师应积极指导、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并加大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在成绩评价中的比重。

㈢根据课程模块的特点选择有效的评价策略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需要多种评价方式和策略的相互配合,应充分考虑六个运动系列中不同模块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合理有效的评价方式和评价策略。例如,对于必修必选两个模块(田径类项目1学分、健康教育专题1学分),其中田径类项目的评价,应采用原始成绩与终结性测验相比较,同时参考平时上课的出勤与表现,以及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情绪调控能力、自信心和意志表现方面的变化情况;健康教育专题的评价可采用口头评价与测验结合。对于必修选项九个模块,应根据学校条件和学生兴趣进行选项学习,具体的评价方式可参照田径类项目的评价。

四、实施学分管理,进行综合评定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设有七个系列,其中有六个运动技能系列和一个健康教育专题系列,每个运动技能系列都包含若干模块,一个模块由某一运动项目中相对完整的若干内容组成,每个课程模块一般为18学时。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行学分管理,学生要达到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必须要完成必修必选2个学分和必修选项9个学分,即至少要修满11学分方可达到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毕业要求。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学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再选择5个学分以上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进行学习。

每一个模块在学习结束之前,都应根据学生在相应课程模块学习中的体能或技能与知识测验、学习档案记录和活动表现进行综合评定,以此决定学生是否获得相应课程模块的学分。如果综合评价不合格(60分以下),就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学生的模块学业评价建议采用“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学分成绩报告单”的方式进行实施。(表3

3 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学分成绩报告单

 

课程模块名称                 学生姓名             学号           

项目

得分

建议分值

100

总分

教师评定

过程性

评价

学习态度

 

20

 

 

情意与合作

 

20

健康行为

 

10

终结性测验成绩

 

50

 

 

综合

评价

等级

 

获得

学分

 

教师

签名

 

 

      

 

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体育课程资源是非常丰富的,生活、生产、自然界中存在许多的体育课程资源。教师要充分认识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对体育课程的实施所起的重要作用,可根据本地、本校、本学科的优势和特色以及学生的需求,因地制宜地利用与开发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充实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并将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纳入课程实施的计划之中,为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

在体育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㈠开发与利用课程内容资源

《体育课程标准》比体育教学大纲,在内容方面有了很大的拓展,同时,在课程目标的管理下,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在六个运动技能系列方面具有选择性。这些可选择的内容即使与传统体育教材同属一个运动项目,但仍然要求能够体现出它的时代性与先进性。

⑴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

    对现有传统运动项目进行改造,以整体健康观为指导。运动项目的改造应当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对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改造或简化规则,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使学生能兴高采烈“动"起来。例如,排球根据学生掌握的技术情况,改三次击球过网,为四次击球过网,增加趣味性。

    简化技战术,保留适合高中学生身心特点的基本技战术。

    修改内容,去掉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无兴趣的陈旧内容,不过分强调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淡化“达标”式的终结性评价方式。

降低难度要求,降低运动难度、动作难度,不过分苛求动作的细节,改变器械的功能等。

改变和开发现有器材设备的功能,对现有场地设施进行多功能的改造。

    ⑵新兴运动类项目的引用

新兴运动是指国际上比较流行而在我国开展不久或国内新创、深受青少年喜爱并适合在学校开展的运动项目。新兴运动项目进入体育课堂不仅可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而且也会受到高中学生的喜爱。例如:攀岩、轮滑、定向运动等。 

㈡开发和利用教科书和图书、体育期刊、报纸等文字的课程资源

⒈教科书是体育课程的非常重要文字课程资源。学校和教师应根据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吸收和利用各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资源。教师要改变教教科书为用教科书。各种体育图书也是体育课程的重要文字课程资源。体育教师指导学生有效地阅读课外体育图书,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拓宽知识面。学校的图书馆要向全体学生开放,为学生获取体育信息创造条件。

⒉报纸和各种体育期刊也是体育课程的重要文字课程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报纸和期刊上发表的各种体育信息,了解体育科技的新进展以及在社会发展中体育所起的作用,使学生将来有应付这种挑战的勇气和本领。电视、广播、网络中也有各种丰富课程资源。教师要及时捕捉、及时更新体育课程资源,拓展视野;让教师和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法获取课程资源,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㈢开发与利用人力资源

体育课程实施选项教学后,部分学校现有教师的技能已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如何开发与利用体育师资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可以采取:鼓励体育学科组的教师主次兼项;在学校其他学科的任课老师中聘请有一定体育项目特长的老师担任选项课教师;学校之间互换体育教师;在社会上聘请有体育特长并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人员担任选项课教师;与体育运动学校联合办体育特色班,教体结合,让教练担任选项课教师等方法,来弥补专项体育教师的不足,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㈣发挥学校学生会的社团优势,成立各项目体育俱乐部

通过成立各项目俱乐部,把体育与健康课程延伸到课外,组织学生开展喜闻乐见的运动竞赛和活动。同时学校体育俱乐部可以与政府文体、教育部门联手组织开展活动和比赛。

㈤开发和利用社会体育设施资源

社会体育资源主要来源于公共体育场馆、健身场馆、社区健身路径,以及工厂、农村、大专院校里的体育设施等。学校应与社会体育资源整合,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

七、课程实施的保障措施

㈠组织保障

充分发挥课改领导小组、综合研究组、学科指导组的支持和督导功能,作好课改工作计划的制定,督促落实课改实验工作。

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由教育行政部门的主管领导直接负责,负责课程改革的宏观决策,审定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管理和指导全市新课程改革工作。

㈡ 政策制度保障

⒈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激励机制。对在课改试验中成绩突出的学校和教师予以表彰和奖励,并把课改实验工作列入对学校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列入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新课程实验优秀课观摩展示活动和经验、论文研讨交流活动。

⒉建立有效的教研制度,开展课题研究,建立市、区、片、校四级教研活动制度,市、区级可开展现场课堂教学、说课、教学讲座、课题实验、案例与论文评比等活动。以片、校为单位的教学教研活动,可以组成四课活动。

㈢经费物质保障
   ⒈
各市、区(县)要设立新课程改革专项资金,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同时,各区(县)要按照新课程要求,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物质条件保障。

⒉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每年拨付相应款项,设置课程改革基金会专项经费,专门用于开展有关教育教学活动,保证教师培训和科研等所需资金。
  ⒊凡学校按课程及教材要求,所需场所、设施及其它物质条件,有关部门要给予大力支持与帮助,确保所需设备到位。
  
㈣社会舆论保障
  
⒈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宣传新课程改革的进展情况,报道已取得的成绩,扩大社会影响。
   ⒉召开新课程改革实验动员大会,介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情况与趋势,部署课程改革实验的具体工作。
  
加强师资培训,确保师资培训工作与新课程的同步推进并适度超前

师资培训是课程改革工作成败的关键,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要做好师资培训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工作,努力建设一支能够适应并能够胜任新课程实施的师资队伍。

⒈坚持“全员培训”的原则。以全体教师为对象,以管理者、培训者、骨干教师和起始年级任课教师为重点,分期分批开展培训工作。

⒉坚持“观念领先”的原则。把更新受培训者的观念,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的质量观、人才观、课程观、教学观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

⒊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要重视并抓好进入课程改革的年级和学科的一线任课教师的培训。参加培训的教师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⒋坚持“边培训、边研究、边实验、边开发”的原则。加强新课程师资培训的科研工作,组织教师继续教材。

培训内容:

⒈通识培训。了解新课程理念、建构背景、课程改革的目标、任务、具体内容和要求,明确各自的角色地位。

⒉学科培训。掌握新课程标准及其特点,明确课程设置的原则、新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办法,了解新教材的体系、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培训方式:

一、是“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以“分散培训”为主;

二、是“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以“案例分析”为主;

三、是“外出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以“校本培训”为主。

㈥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基地
⒈通过学校自荐,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考察批准,确定课程改革实验基地。
⒉要充分发挥实验基地的作用,抓好典型,及时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推动

全区实验工作深入开展。

 

 

 

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实施

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小组 

2006年2月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