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汇总

奏一曲“和谐共生”之歌

发布时间:2006-03-24 阅读 : 2687

    

                                          ’奏一曲“和谐共生”之歌
                                         ’国光初级中学  戴小彬

    ’在近七年的校长经历尤其是三年多的课改历程中,我常常回忆自己为生、为师时对学校的期望。理想的学校,蓝蓝的天,茵茵的绿草,名色各样的花儿;教室里,操场上,树荫下,孩子们,三年成群,捧着书,踢着球,唱着歌儿;读书声,歌声,笑声,鸟儿喳喳的叫声,汇成一曲清丽的交响乐;老师的言谈举止是那么的儒雅,孩子们是那么的活泼、快乐、富有朝气。总之,在这片绿色、生态、和谐的净土里,师生们沐浴着人性和思想的光辉,追求着生命所能达到的充分完善。
源于这种理想,我认为,学校教育的关键词是生命与文化。校长的职责,就是关注学校、老师、学生的“和谐共生”,让他们在各自的生态位上充分发展、快乐成长。我把这一理念概括为“以人为本,和谐共生”。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征,强调不同事物的和谐相处。“共生”指的是学校教师、学生的共济共生,共同发展。“和谐共生”主要包括人与人的“和谐共生”、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两个方面。
怎样来践行这一理念呢?
    ’一、建设“绿色校园”,优化育人环境。
绿色是一种美,她融健康、平安、环保、节约、活力于一体。建设“绿色校园”,是为了达成人与环境“和谐共生”。
建设“绿色校园”,要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从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的原则出发,充分发挥校园环境陶冶性情、修身养性的功能。一所学校无论是整体布局,还是局部建设,都应突出特点,富有个性。建筑物的设计和环境布置要有色彩、造型上的突破,形成与办学目标相一致的个性风格。优美的校园本身就是一本打开着的立体书。我校宏伟气派、古香古色的新华楼显示着她敢为人先的气魄和历久弥新的积淀。红墙绿瓦的学校建筑群连成一体,富有闽南建筑风格,始终让人感受着她和谐与惬意。
现代校园一定要有文化意蕴,要充分体现校风校训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在国光初级中学校园里,以“爱国敬业、崇德尚文、心善身正、有恒事成”为内涵的“公毅”(校训)精神激励着每一个国初人,散布于草坛中的文明用语熏陶着学子的心灵。丰厚的文化氛围,让师生员工置身其间就能鲜明感受校园文化的“灵魂”所在,“如入芝立之室”,接受着潜移默化的熏陶。
建设“绿色校园”,要坚持以师生的健康发展为本,重点突出“生命教育”。
学校层面上,要牢固树立“生命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组织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要做到工作预案周全,环环措施落实;平时以预防为主,关键时监督到位,杜绝事故隐患。要建立健全保障师生身心、财产安全的长效机制;做到人人有意识,人人负责任,应急有保障,追究有依据。
教师层面上,要树立教育要直面生命、关怀生命的思想。每位教师都要具有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思想和胸怀,履行教育使命。各位老师组织各种活动,必须做到心中想“人”,目中有“人”,一切为“人”。开展每一项工作,都要从关爱生命的角度去思考、设计、实践,不能以牺牲学生的健康来换取畸形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帮助他们矫正各种不良心理倾向和行为,树立并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做“五好”小公民,培养他们自尊、自爱、自律,对自己有信心,对父母有孝心,对他们有爱心,对社会有责任心的心理品质。
建设“绿色校园”,要极力倡导保护生态环境,关爱自然。要崇尚节俭,反对浪费。要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整合学校、家族、社会三方面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的合力,从整体上优化学校教育的外部环境。
    ’二、建设“书香校园”,促进师生精神成长。
读书是师生精神成长的重要源泉。建设“书香校园”,就是要崇高良好的校园读书风气,倡导师生共同重视读书,让读书成为师生的一种生活方式,让书籍成为师生成长的养料、进步的阶梯。
教师的成长关键在于教师文化底蕴的厚积和专业素养的提升。我校坚持走“教师发展学校”的道路,努力打造“学习型学校”、“学习型教师”。其一,鼓励并引导教师向书本学习,在生活交往工作中学习,通过阅读思考、问题研究、观点争论、思想交流等形式,拓宽视野,提高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形成“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浓厚氛围。其二,激励支持教师订阅书刊杂志,并努力搭建学习与交流的平台,经常举行读书心得交流、征文、演讲等活动。让教师流连书海,沐浴书香,拓宽信息,互动共享。让大家感受到:读书是美丽的,思考是美丽的,坚持更是美丽的。其三,通过主题研讨、说课评课、课例研究、精品展示等系列活动,让教师在倾听中丰富,在讨论中解决,在研究中优化、在交流中共鸣,在引领中提升,让共享的知识在学校中、在团队中流动起来,让书香伴随着每一位老师向学习型、思考型、研究型教师发展。
希望每一位教师能把“让读书成为习惯”的理念植于心田,养成良好的、持久的读书习惯,那么他会“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智慧迸发,情怀豁达。他的精神生活会充满阳光,并让其学生受益终生。
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读书是学校最根本的任务;读书是教育最本质的活动;读书是发展学生智慧的最基本的途径。我校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在教师指导下读书学习的空间。能容纳600人的阅览中心,为学生精心装备藏书20多万册;每个班级都设置图书角;每班每周设置1节阅读课;每年的12月和4月定为“读书月”,开展读书讲座、读书知识竞赛、课本剧表演、图书超市活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采风活动、营造书香班级等。
这些精心策划的活动,让学生在书香中用心灵和书进行交流,用平等的心态与大师对话,让学生在书海中获取自我超载的动能,帮助学生打造宽厚的智力、能力基础,养成良好的、持久的读书习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建设“数字校园”,提高师生“信息”素养。
建设“数字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校园环境、资源和活动的数字化。在有形的物质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虚拟的数字空间,让传统意义上的校园在时空维度上拓展,扩充各种教育功能,实现教育过程的现代化。
“数字校园”的建设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建网,以量力而行、适度超前为原则,配置足够数量的硬件设施,选用合适的软件应用平台,软件建设要根据管理及教学之需购置或自行研发。二是建库,它包括多媒体素材库、课件库、题库、案例库、教学资源库、师资信息库、设备财产库、办公文件库、教科研信息库、学籍成绩库、财务数据库等。三是建制,今后一个阶段,学校要思考探索一整套促进建库的鼓励制度。四是建队伍。要进一步引导教师提高认识,积极参与技术培训,通过落实帮教制度,普及教育教学所需要的网络操作、多媒体应用技术。
为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的整合,我校依托网络平台,通过开设“网上投稿”、开设“问题会诊中心”、创建“教师主页”、开展课题实验等方式,开展校本教研,推进课改实验,以此提高教师、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建设“人文校园”,达成师生与学校和谐发展。
什么是人文校园?说得直白点,其实就是校园里一切管理工作都从人出发,校园中人与人之间具有相互理解和关爱的习惯。创建“人文校园”是为了追求管理的最高境界即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最终达到“无为而治”。
建设“人文校园”,对学校管理者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是观念的革新。一是要把管理的重心置于“理”而不是“管”,管理者要理清自己的思路,才不会造成“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状况,要理顺教师的心气,理顺师生的关系。二是由单一的管理走向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更体现服务这一职能的转变。校长要树立为教师、为学生、为家长服务的意识,教师为学生、为家长服务更应成为每位教师工作的目标。三是从要求师生适应的管理走向适应师生、发展师生、服务师生的管理。凡学校出台的举措、方案,主动与教师、学生商量并达成共识才推进。四是管理者不仅要善于用科学、规范的制度管理,还要探索人本管理的新路,改变过去管理中强制的、刚性的要求,更多体现人发展的弹性,“刚柔并举”。
其次是形成学校组织中共同的价值认同和行为方式。管理者要让每位教师都认识到:学校是大家的学校,事业是共同的事业,校兴我荣,校衰我耻。只有学校发展了,教师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要使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目标内化为师生的人格信念,转化为师生的共同愿景,落实到师生的工作学习中,让他们无时无刻地汲取学校丰富的人文精神。
其三是营造平等、尊重、信任的情感氛围。管理,说得简单点,就是人和人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其实人是怕尊重的,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无唯是你尊重了他,实现了他的价值,所以才以身相报,也许这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千年情结。管理者要写好“尊重”这篇文章,要相信大部分的人性是美好的。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人,用表率作用感召人,用民主作风尊重人,用真诚关心打动人,让教师产生被信任、被尊重的情感体验,形成上下同心,“情投意合”,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良好局面。
师生关系是“人文校园”的重要内容。师生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他们所结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对激发和培养双方的创造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师生人格上的平等,主体地位的平等,才有师生的“和谐共生”。即使是那些难以调教的“问题学生”,别以为狠狠的批评和惩罚是最有效的办法,因为他们往往会因挨了批评而获得内心的平稳。倒不如用温和的理解让他感到内疚,从而唤醒他的改过之心。

    ’在追求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过程中,我渴望我的学生和老师都能享受到一种成长的尊严和幸福。对老师来说,他们是工作和生活双赢;对学生来说,则是做人和求知双赢;学校也在师生关注下迸发生机、赢得发展。学校管理者、老师、学生共同演奏一曲“和谐共生”之歌。
我祝愿,在“以人为本,和谐共生”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我的教师、学生,我的学校将日臻完美。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