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

国光中学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06-09-19 作者:王炳辉 发布者:李宝尚 阅读 : 21925

国光中学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

2004106校第七届教代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自从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以来,包括高中课程改革在内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这是世纪之交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发生的一场深刻的革命性变革,这场变革不仅直接改变着课程,引领着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而且在更广泛意义上深刻影响着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影响着广大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教学行为,牵动着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的全局,担负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重任。新课程改革的这种综合效益及其深刻影响力,已在先期推行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中得到了充分印证。因此,坚定不移地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失时机地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纳入这一历史进程,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按照教育部对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初步规划,我省将在2005年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我校又是福建省2005年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的历史学科基地校,为提早介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并为2005年课程改革做好准备,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精神,结合南安市“课程改革推广年”活动的部署及我校的实际,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课程实验的指导思想

高中课程实验要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把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立足学校实际,借鉴初中课程改革成功的经验,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构建理念先进、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学校课程方案,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学校教育改革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

二、课程实验的组织领导

校长是学校实施新课程的第一责任人,为加强对新课程实施的组织领导,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包括教务处、教研室、总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新课程实验领导组。在新课程实验领导组下面成立以分管理副校长为组长、省、市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新课程实验专家指导组。

三、推进课程实验的主要措施

1、建立新课程实验的培训制度

高度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是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关键环节,要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做好新课程实验的师资培训工作。(1)更新培训理念,从切实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的高度指导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坚持培训、教研、教改相结合,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掌握理念与具体实施相结合。(2)本学年内要组织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科“课程标准”,提供各种机会让教师参与国家、省、市组织的新课程培训,掌握高中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及《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基本特点,掌握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及必修、选修模块的基本内容、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等。

2、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校本教研制度是新课程师资后续培训的关健,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提出:“学校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重视不同学科教师的交流和研讨,建设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实施课程的环境,使新课程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学校可以采取教学微格研究(或案例研究)、同上一节课、优秀教师教学展示课、典型课例教法比较、课改沙龙、教学设计评点、教学技能竞赛、教学反思交流等形式来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3、酝酿、编制学校课程方案

学校要按《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及福建省高中课程实施方案,结合学校的实际、办学条件和师资情况,开始酝酿、编制学校的课程方案,充分研讨课程实施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完善、形成可行的学校课程方案。

4、研制学生选课指导方案

新课程方案要求建立学生自定学习计划制度、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学校要建立学生选课指导组织,确定学生选课指导原则和程序,充分研讨学生选课过程中可能出现困难和问题,形成学生选课指导手册,指导手册应包括:编制该手册的目的、意义,高中课程总体结构的介绍,毕业要求,关于学分的分配与获得、成绩的换算,关于考试不及格的处理,选课程序,课程说明,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特殊内容的管理要求等。

5、完善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地选择课程提供保障。学校要编制《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整合原有学校开设的选修课课程资源,使之符合新课程理念。

6、将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提上议事日程。

学校要规划教室功能的最大利用,切实使学校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及网络信息技术等各种专用教室的建设与新课程接轨,成为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使学校能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超市”。

7、构建普通高中发展性学校评价体系

按照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课程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同时,学校也要发展出完善的自我评价机制,诊断存在问题,促进学校整体的发展。我校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要注重探索建立发展性学校评价体系,校本评价要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成长过程。

8、积极营造关心、理解、支持参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社会氛围,使家长、社会各界理解并支持新课程改革,形成改革的共识,为新课程的实施奠定社会基础。

四、课程实验的推进计划

12004年秋季,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新课程实验领导组,具体部署和领导新课程培训、《学校课程方案》的编制、《学生选课指导方案》和《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的研制等。

22004年秋季,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及相关学科“课程标准”,通过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培训、校本讲座、国光片教研、组织观看普通高中新课程研修光盘等方式,进行新课程通识培训和学科研修。

32005年春,在学习掌握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新课程实验领导组要组织教务处、教研室等部门要初步制订出《学校课程方案》、《学生选课指导方案》、《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等,同时探索发展性学校评价体系的构建,为2005年秋季新课程的实施奠定基础。

42005年秋季,高中一年级的师、生参加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其它年段教师有意识介入实验。

本实施方案的解释权属校务会。本实施方案如有与福建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不符的地方,以省颁课程实验方案为准。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