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学案)

发布时间:2006-11-01 作者:戴天生 发布者:李宝尚 阅读 : 8929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高一化学教学案一体化   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问题导读】(预习教材,提取教材关键信息,记下发现的问题,准备参与“合作探讨”)

原子结构模型是怎么演变的,从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我们得到的启迪是什么?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原子结构模型演变历史的了解,认识假说、实验等科学方法在人类探索原子结构奥秘过程中的作用。

2、了解钠、镁、铝等活泼金属元素和氟、氧等活泼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情况,知道这类原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常通过电子得失使最外层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的事实。

【主干知识】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1、德谟克利特的古代原子学说

他认为万物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微粒即________构成的,原子的结合和分离是万物变化的根本原因。

2、道尔顿的近代原子学说

英国科学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创始人。他认为物质由_________组成,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割,它们在化学反应中保持本性不变。

3、汤姆生的“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

他认为原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___________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4、卢瑟福的带核原子结构模型

物理学家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现象,指出原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_______________带正电荷,位于_________________,他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__________带负电荷,在原子核周围空间作高速运动。

5、玻尔的轨道原子结构模型

丹麦物理学家指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内一定___________上绕核作高速运动。

6、电子云模型(现代原子结构学说)

现代科学家根据微观世界的波粒二象性规律,提出用量子力学的方法描述核外电子运动,即用_____________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

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特征

讨论:原子核外电子运动与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有什么不同?

电子运动的速率是   ________m/s,因此我们不能同时准确的测定______________ 

               。研究电子运动规律只能用统计的方法,即统计电子在核外空间一定范围出现的机会,将其想象成一团带负电荷的“云雾”笼罩着原子核并形象的称之为电子云。电子云密度大小代表                     

核外电子排布

1、电子层的划分

电子层(n):1234567……

电子层符号:                        

离核距离:  ___________________

能量高低:  ___________________

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①核外电子总是尽可能先排布在能量    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及外从能量    的电子层逐步向能量    的电子层排布。

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n为电子层)。

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      个),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     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       个。

3、稳定结构与不稳定结构

最外层电子数目为       个电子(只有K层为最外层时为    个电子)的结构为相对稳定结构。

4、离子结构示意图:画出下列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Mg2+                             F-                                     

Ca2+                             S2-                                

 

【例题】

1已知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原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氧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为,下列原子中,与氧元素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A                B                 C                   D

 

2  表示某带电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则可用它表示的阳离子共有(    )

  A.1       B.3       C.4      D.5

 

【达标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自从下列哪项发现或学说开始,化学才开始成为一门科学(  

A.阿伏加德罗提出原子——分子学说  B.拉瓦锡确定空气的组成

C.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      D.汤姆生发现电子

2.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            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

C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    D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

3.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开创飞秒(1015s)化学新领域的科学家泽维尔,诺贝尔奖委员会对该技术的评语是: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测到的是  

A.原子中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B.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粒子的形成      

D.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粒子的分解

4. 首次将量子化概念应用到原子结构,并解释了原子稳定性的科学家是  

A道尔顿         B爱因斯坦         C. 玻尔         D. 普朗克

5. 在饮用水中添加含钙、镁、锌、硒等的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营养,增强体质。其中的“钙、镁、锌、硒”是指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

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D.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铅笔不含铅     B.水银不含银    C.白金不是金    D.火碱不是碱

8. 下列现象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是  

       A100 mL水和100 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 mL

       B打开盛装浓盐酸瓶盖,浓盐酸逐渐减少

       C气态氧在加压降温时变为淡蓝色的液态氧

       D1000时,甲烷可分解为石墨和氢气

9. 下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A               B                 C                    D

 

 

10.氢原子的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可表示  

A表示每一个电子           B表示电子个数的多少

C表示电子离核的远近       D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机会的多少

11.下列各原子构成的单质中,能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有  

A.原子核内没有中子                        BL电子层上有4个电子

C.没有N层,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    DM电子层和K层上的电子数相等

12.在原子的第n电子层中,当它属于最外电子层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与(n-1)层相同,当它属于次外层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比(n+1)层多容纳10个电子,则此电子层是  

 AK      BL      CM      DN

 

13. 许多科学家在化学的发展方面起了重大作用。其中,研究空气成分,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结论的科学家是            ,提出分子概念的科学家是             ,提出近代原子学说的科学家是             ,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14.原子结构模型是科学家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原子结构的形象描摹,一种模型代表了人类某一阶段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人们对原子结构的描摹,按现代向过去顺序排列为:      原子模型、汤姆生原子模型、      原子模型、电子云模型、玻尔原子模型。

 

15.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元素的原子其M层电子数比L层少1个电子;C元素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D元素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所得到的微粒都具有与氖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四种元素的名称分别是A       B       C         D       

 

2)画出A离子、C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提高题】

16. 1911年前后,物理学家卢瑟福把一束变速运动的α粒子(相对原子质量约为4的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质子粒),射向一片极薄的金箔。他惊奇地发现,过去一直认为原子是“实心球”,而由这种“实心球”紧密排列而成的金箔,竟能让大多数α粒子畅通无阻地通过,就像金箔不在那儿似的。但也有极少数的α粒子发生偏转,或被笔直地弹回。根据以上实验现象能得出关于金箔中Au原子结构的一些结论。试写出其中的三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分标准答案:

【精彩例题】

1D   2B

【达标提高】

1C   2A   3A   4C   5D   6D   7D   8D   9C   10D

11C  12C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