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不良心态摭谈

发布时间:2006-09-18 作者:吴智勇 发布者:李宝尚 阅读 : 5066

新课程改革冲击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心灵。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需要新的教育理念、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策略来支撑,这就必然会使教师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知识体系等受到冲击,以至于部分教师在面对新课改时产生了一些不良心态,这是我们在实施新课程时应加以重视并力求规避的。

一、浮躁盲从心态

    新课程改革既给教师们带来全新的挑战,也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绝好的机会。正因为如此,有些人恨不得一参加课改就马上就有效果、出成绩,弄出点名堂来;看了一点“自主学习”、“探究教学”、“合作学习”,凡课必“自主”、必“合作”、必“探究”,完全不顾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造成了课堂上的虚假自主、无效合作、随意探究;为了突出“创新”,不顾文本的价值取向,任意曲解作者的意图,无限拓展,不着边际;为了体现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尊重,“你喜欢读哪一段”、“你想学哪一段”、“你喜欢背哪一段”等标志新课程精神的教学用语及做法已经成为流行话语……没有对新课改精神与理念的内化、反思,便不切实际地套用、滥用一些新的形式,追求“秀”的效果,在喧哗热闹之中,另一种模式化倾向正悄然兴起。

二、畏难排斥心态

长期以来,我国课程开发的主体是课程专家和主管部门,教师只是课程的被动实施者,他们从来就不关心课程的开发和管理,然而,新课改中的“三级课程管理”模式赋予了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管理的权力,教师成了课程开发的主体。这种变化对于观念落后、思想守旧的部分教师来说,实在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因此,有些教师对新课程抱有畏难情绪,缺乏实施新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全新要求,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建构新的学科知识,改变已经习惯了的“师本”、“应试”的教学模式,探索新的评价方式等等。有的教师担心自己不能适应课程改革,怕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落伍,有的担心自己不能把握住新课程的理论,在实践过程中失败、出丑,影响自己原有的良好名誉,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种不良心态在课程改革还未全面铺开时,便表现得十分的明显。

三、观望将就心态

由于新课程改革是在摸索中进行的,从理论到实践没有什么现成的答案和模式可供参照,改革的风险很大,成败实难判断。于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新课改抱着一种观望将就的心态。在他们看来,课程改革是一定要搞的,但“出头的椽子先烂”,要是自己当“前浪”,一不小心便有可能死在沙滩上,还是等别人成功了以后再依葫芦画瓢,这总归是不会错的。于是,他们对课改动态漠不关心,不管你媒体如何狂轰滥炸,不管你大会小会如何强调,我还是走我的老路安全,如果实在要我搞课改那就将就着搞吧。这种观望心态,由于缺乏主动性,当课程改革进入深化阶段时,可能会成为课程改革的大敌,造就一批“穿新鞋走老路”的人,把新课程的理念挂在嘴上,将新课程的要求说得头头是道,在实际工作中却缺少钻研、缺少反思,更缺少具体的教学行为。

四、拿来依赖心态

    新课程改革提倡“行动研究”、“校本研究”、“教师与新课程改革一起成长”,不论是课程建设,还是课程资源开发,不论是教学观念的更新,还是教学行为的转变,均有赖于教师主动性的积极发挥。但有些老师寄希望于通过某种培训,听听专家的建议,就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或者是“克隆”名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案,就能实践新课程;到哪个网站去下载现成的课件,就能使教学“信息技术化”……这种“拿来主义”的依赖心态,使教师游离于新课程改革之外,主动放弃了反思和探索,也就使自己失去了一个真正的“专业化成长”的机会,对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也是一种阻碍。

五、倦怠疲惫心态

中小学教师原本的负担就十分沉重,由于新课程改革是一项新的事物,教师们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来适应新的挑战。教师们既要忙于教育教学,学习理论、反思教学、探索方法,又要忙于应付学校和上级的各种各样的检查;既要不加重学生负担,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又要提高教学实效,保证学生的学业成就;尤其是近几年来社会和家长对教学成绩的过度关注,教师的心理负担加重,难免产生疲倦之感。由于目前还没有形成与新课程改革相契合的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某些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各项检查评比工作反馈不及时,各种业务学习培训、竞赛活动、教研活动,只注重布置,缺少过程管理和及时的反馈评价,没有让教师体验到“自我实现”和“与新课程一起成长”的快乐,给教师们造成了做与不做都一样,做好与做差都一样的错觉,感觉新课程改革是在搞形式、走过场、“瞎胡闹”,参与的积极性自然会被挫伤。

教育改革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好的心态使人们积极投入改革中去,不良的心态则是阻碍改革的大敌。以上提到的面对新课改的几种不良心态,在教师队伍中或多或少的存在,是新课程改革中应着力规避的潜在问题。这些问题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实际上影响很大,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消除,将会影响到我们教师队伍的建设,妨碍到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会给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和深化带来不小的阻力,切不可等闲视之。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