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交流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音乐研究性学习实施策略
摘 要: 近年来,教育部先后颁布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等文件,其核心理念就是推进高中课程改革,转变课堂模式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并根据地方、校情和学情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增减和再创造,合理挖掘利用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积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纳入课程管理。高中音乐研究性学习是促进高中生音乐核心素养形成的一门选择性必修课程,通过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丰富学生文化生活,提升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素养。基于此,本文将浅谈高中音乐研究性学习和探究型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中音乐;核心素养;研究性学习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高中阶段开设多样化艺术课程,增加艺术课程的可选择性。随着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规范和完善高中音乐课程,包括必修课程《音乐鉴赏》和选修课程《歌唱》等,以及选择性必修课程《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都旨在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也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高中生面临很大的升学压力,许多学校未能开足开齐开好音乐课程,有的农村高中师资不足,很难完成音乐课程各个模块的教学。在课时设置有限的情况下,为了有效落实课内外的音乐学习实践活动,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统筹安排教学资源和时间,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音乐学习实践活动效果。
一、高中音乐课程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首先,高中音乐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还有待提高。新课程改革首先强调了要让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得到全面提升,使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归根结底也就是要充分引导学生的参与音乐学习的主动性,为音乐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创造有利条件,从而保护与鼓励学生在学习音乐课程中获得独到思想见解。当下高中音乐课堂大多要求通过学习模仿来不断积累对音乐的各种感性表达经验,为学生音乐表现力与音乐创造力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但是,在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视域下,如何开展音乐体验、模仿、探究、合作显得尤其重要,对高中音乐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的高中音乐课还只能停留在传统教学方式上,教师课堂上枯燥乏味的音乐讲授常常让音乐学生昏昏欲睡,很多音乐学生甚至在一堂音乐课上匆忙做起了其他教学科目的作业。[1]
其次,音乐非高考学科的性质影响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由此一来,绝大部分高中生把自己课余时间全部投入到其他高考科目的学习,家长也不重视音乐课,认为不参加艺考的学生上音乐课是没有必要的,或者音乐只能当作兴趣爱好来投入。从而形成一种对音乐学习可有可无的态度,这也影响音乐教师投入教学或教研的积极性。当然,艺术素质测评纳入高考招生档案及招生参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
二、高中音乐研究性学习或探究型课堂教学的实践
1.音乐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与管理。教育部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增设了包括研究性学习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它是学生在开放的教学资源下所开展自主的、探究式的学习活动。我校在“多样化办学-----选择性必修课程(走班制)”积累了一定经验,但闽南文化艺术还没有真正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很难接触或认识闽南文化艺术,如:南音“郎君乐”、拍胸舞“乞丐拍胸”、高甲戏“公子丑”、提线木偶“嘉礼步”等。所以,开设丰富的闽南文化综合实践课程,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们要着力的方向。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通过富有闽南文化特色的小课题研究,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从中形成课题研究报告,收集探究过程性材料形成小论文,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模式。在深入学习和探索开发校本课程或研究性学习课程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内外艺术课程资源,探索高中艺术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并形成了相应的教学案例,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2.加强高中音乐鉴赏探究型课堂的实践。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知识储备、家庭氛围、音乐修养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材上的知识不能够完全满足学生求知成长发展的需求。针对不同的班级类型,需要上不同的课,进行不同的评价管理。[2]那么,必须坚持学生在教学中的“自主探究、互动展示”。与以往课型相比,探究型课程在知识生成方面有所突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例如,在《独特民族风》这一课中,让学生在赏析《嘎达梅林》时,联系《鸿雁》《吉祥三宝》等歌曲,并学唱“呼麦”,探究蒙古族歌曲中经常带有类似 “咩”的颤音,是不是有“蓝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的画面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生收获到愉悦的体验,教师在评价过程中适当鼓励学生,给学生自信的力量,学生也会在学习中逐渐地喜欢上音乐课。在开展课内外学校音乐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加强团队的凝聚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促进音乐素养全面均衡发展。音乐蕴含着无形的精神感召力,其特殊育人功能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
3.重视音乐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的提升。把课堂活动变成引导学生不断提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要充分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结合当地人文环境和民间传统,开发具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音乐教学资源。如南音《三千两金》《元宵十五》《直入花园》等曲目,高甲戏《管甫送》《番婆弄》《连升三级》的丑角表演也很受学生欢迎,可以融入戏曲鉴赏教学。必须借助于多样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以乐观坚强、斗志昂扬的良好精神面貌姿态去积极迎接新的阶段学习、生活中的任务。[3] 每节鉴赏课预留十分钟左右的“活动建议”环节,让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或表演,例如在“学堂乐歌”教学中,让学生从《兵操》《竹马》《美哉中华》《革命必先革人心》这些歌曲进行比较探究归纳:创作背景、作者、旋律、歌词等等,学生们会强烈的感受到这是中国人民抵御外侮、救亡图存的真实写照。引导学生感受当时的中国少年,从心中培养出最朴素爱国价值观,塑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人文和家国情怀,从而提高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的能力。
4.以激励评价来促进音乐学习的主动性。首先我们要清楚高中音乐课程旨在提升全体学生的艺术素质,是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的重要一环。那么课堂的学习评价就不能以音乐专业水平来作为导向。2015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指出: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既关注学生艺术课程学习水平,也关注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经历;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既关注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也关注对学生的特长激励。参与活动、学习态度及特长激励是非常重要的指标。无论是课堂音乐作品鉴赏、歌唱、舞蹈、演奏,还是参加课外活动音乐活动、音乐社团的排练、演出、比赛等,都非常需要学生认真地投入,积极地调动身心共同参与,在愉悦中接受文化熏陶,提升审美感知。这些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充分锻炼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还可以有效调节学生情绪,缓解各种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从而获得身心的放松。更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参与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达到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目标。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音乐探究型教学策略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人。因此,教师要注重课内外音乐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化,以渗透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为主要教学目标,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我们知道音乐是不分国界、民族和时代,当前,网络信息迅猛发展,传播媒介丰富多样,如“百度”“抖音”“微博”等等,获取音乐视频越来越便捷,学生可以从不同渠道浏览、欣赏、下载音乐,流行的、经典的、民族的、世界的,其实音乐是一种不用翻译的语言,情感是音乐的基础,每个人都可以从音乐中感受到其蕴含的情绪情感。经典的音乐之所以能够流传,经得住时间的考验,这与歌曲内涵、旋律、风格密不可分,常与高雅音乐为伴,学生的精神气质会有很大改变,核心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在《京剧大师——梅兰芳》一课中,我示范演唱《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海岛冰轮初转腾》选段,并表演“水袖”的拂袖、抖袖、掷袖、挥袖等动作,然后,让学生现场尝试表演,这并无违和感。这两个选段能充分展示“梅派”唱腔风格,具有端庄娴雅、蕴藉流畅之美,恰到好处。通过动口、动手的体验,学生进一步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素养得以提升。
最后强调一点,五育并举、和谐发展需要美育的落实,特别是艺术素质测评全面铺开,其基础指标、学业指标和发展指标涵盖课程学习、课外活动、基本素质、自主学习及个性发展。这个评价体系非常宽泛,音乐教师要运用好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来引导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当然,也要不断创设音乐学习的课堂情境,探索新时代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以多样的渠道、灵活的时段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参与音乐学习。学校层面应当制订学年音乐课程安排及教学工作计划,通过艺术社团、第二课堂、演唱或演奏会等多种形式,营造浓厚的音乐学习环境和氛围,增强音乐课程的吸引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必须重视音乐实践活动的有效性,这样才能真正使提升音乐核心素养落到实处,达到面向全体、适合个性的音乐教育实践效果。
参考文献:
[1]钱嘉怡.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创新实践研究[J].黄河之声,2019(6):93.
[2]王安国.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蔡梦.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学研究[J].音乐研究,2018(6):100-112.
注:本文为“2020年南安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中学艺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NJYZ2020-04
发表于《中国民族博览》2021年第3期 CN10-1220/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