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
杜绝校园欺凌 文明从我做起——国光中学防范校园欺凌致家长的一封信
亲爱的家长朋友:您好!
2023年3月27日是第28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今年的主题是“预防学生欺凌 呵护身心健康”。为防止欺凌事件的发生,我校致您《防范校园欺凌致家长的一封信》,让我们家校共育,共同守护孩子健康成长!
校园欺凌有多种表现形式,除了最常见的殴打、伤害行为之外,辱骂、诽谤、恐吓、孤立、排挤同学,毁坏、抢劫,勒索同学财物,甚至逼迫对方脱衣服、罚跪等,都属于校园欺凌。校园欺凌对孩子的伤害是巨大的。对于被欺凌者而言,不仅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还会带来更为严重且难以治愈的心理、精神创伤,严重影响日常学习、生活。某些情况下,部分受欺凌者会发生恶逆变化,转化为欺凌者或者欺凌者的帮凶。对于目睹欺凌现象的旁观者来说,也往往会因为无法帮助受害者而感到内疚、不安甚至惶恐,或明哲守身以自保,或不自觉的加入欺凌行列。对于欺凌者而言,会造成道德滑坡、人格扭曲,甚至最终步入犯罪歧途,走上不归路。校园欺凌危害巨大,从每个孩子、每个家庭的长远利益出发,迫切需要我们每位家长朋友提高认识,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共同防止、杜绝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这里,我们向您提出如下建议,希望得到您的理解和配合。
01不要溺爱孩子
家长的过度溺爱容易使孩子养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耐挫能力差,滋生任性、骄横等不良心理,容易成为欺凌者。
02多与孩子沟通,尊重、关心孩子
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最亲密的人,无论工作再忙,每天也要抽出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注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换位思考能力,塑造孩子乐观向上、开朗活泼的性格。
03切忌打骂孩子
当孩子犯错时,要注意耐心说教、正面引导,棍棒教育除了伤害身体,更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创伤,容易产生恐惧感、遗弃感甚至是逆反心理。经常挨打的孩子,要么具有胆小懦弱的性格,容易成为被欺凌者;要么具有乖张暴戾的性格,容易成为欺凌者。
04注重言传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谈举止、性格特点都会对孩子产生长远的影响。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抱怨、说脏话、发脾气,甚至动粗打人,培养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05培养孩子的日常良好习惯
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户外活动,多与同龄人交往、沟通,注意培养孩子的情商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要防范孩子沉迷网络,尤其是避免其接触含有暴力、色情内容的影视作品、视频直播和网络游戏。
06定期与老师、其他孩子的家长沟通
及时掌握孩子的在校情况尤其是交友情况,避免孩子与一些“不良少年”接触甚至拉帮结伙。
07正确引导孩子
家长平时可以结合一些常见的校园欺凌现象来引导孩子,进行防范教育。千万不能诱导孩子片面出手,或者为了不被欺负而以暴制暴。同时也要教会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一旦遇亊能够从容应对。重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自我防范意识,避免受到不法侵害。
08要及时报告
要告诉孩子如果遭遇校园暴力事件一定要及时跟家长、老师报告,不要在忍气吞声中一个人默默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家长朋友,我们共有一个关心、爱护的对象——您的孩子,要从根本上杜绝校园欺凌现象,需要家庭学校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与配合,我们愿与你一道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有爱的的校园环境,共同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09遭受语言暴力时如何自救
一是淡然处之。
二是自我反省。
三是无畏回应。
四是肯定自己。
五是调整心理。
六是法律维权。
10遭受行为暴力时如何自救
一是找机会逃跑。
二是大声呼救。
三是借助一些小动作寻找逃跑的机会。
四是求饶。求饶不是懦弱的表现,是减少伤害的策略。
五是如果以上退路被攻击者截断,那么应双手抱头,尽力保护头部,尤其是太阳穴和后脑。
六是在人身和财产双重危险时,应以人身安全为重,舍财保命,以免受到更激烈的伤害。
教育学生掌握应对校园欺凌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防欺凌能力,学会保护自己。需要我们家校联手,坚决打击各种校园欺凌行为,全力打造平安、和谐校园,努力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安全、和谐、健康、快乐的美丽校园!我校将继续往争优、争先、争效着手,高质量推进福建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福建省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性学校两个“示范性”建设。持续做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建校80周年为契机,认真总结办学经验、凝聚奋进力量、推动内涵发展。
福建省南安国光中学
2023年3月22日
供稿:政教保卫处
一审:陈俊青
二审:黄顺进
三审:戴荣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