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

强化安全意识 提升安全素养——第28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专题教育

发布时间:2023-03-23 发布者:管理员 阅读 : 6157

image1.jpg

自1996年起,我国确定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设立这一制度是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安全事故已经成为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死因。校园安全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多种:食物中毒、体育运动损伤、网络交友安全、交通事故、火灾火险、溺水、毒品危害、性侵犯、艾滋病等。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将可以避免。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国家教委、劳动部、公安部、交通部、铁道部、国家体委、卫生部1996年初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建立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当年3月25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全国中小学生第一个安全教育日发表电视讲话,要求全社会都要关心中小学安全工作。

image2.jpg

一.用校园安全常识

1.在校时间学生不得无故离开学校,外出得向班主任请假;

2.学生上课要遵守纪律,要听从老师指挥,特别是体育课、活动课等,应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体育器材;

3.课间玩要不打闹追逐,严禁爬用墙、爬树、爬走廊栏杆、攀爬校门等;

4.上下楼梯靠石行,不在楼道玩要,严禁从楼梯把手上滑下;

5.不带利器及易燃易爆物品来校,不做危险游戏;

6.注意用电安全,不要乱摸乱动教室、走廊等公共场所的电器设备、开关、插座等;

7.学生放学回家要按时离开学校直接回家,不要在教室、校园内逗留,也不要在街头游;

8.上下学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看清来往车辆,要走人行横道。学生乘车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不乘坐不符合规定的车辆(如摩托车、三轮车、货动车、拖拉机等),不乘坐超载车辆。

二.交通安全常识

1.过马路时必须走人行道,注意过往车辆,不要接打手机、看短消息、听MP3、看书报;

2.十字路口转弯的地方要慢行,看清交通指示灯及周围情况,确定没有危险时再通过,骑自行车要注意交通规则,牢记十不准原则(不逆行、不闯红灯、不并行、不载人、不脱手、不单手、不打伞、不与机动车抢道、不追逐打闹,不戴耳机听音乐);

4.骑车走路要看清楚路面情况,注意有无障碍物或下水井盖是否缺失;

5.不能翻越护栏横穿公路,否则很危险;

6.乘车时请系好安全带,扶好坐稳:头和手不能伸到车窗外,也不向处扔杂物;

7.请远离车轨,火车速度快,车来时刮起风,易把人卷到车轮下,造成伤亡。坐船出行要遵守秩序,切莫拥挤不追逐打闹,车渡时上船先车后人,下船先人后车。

image3.jpg

三.防溺水

游泳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活动,同时也存在着危险。要保证安全,应该做到:

1.游泳需要经过体格检查。忠有心脏病、高血压、肺结核、中耳炎、皮肤病、严重沙眼等以及各种传染病的人不宜游泳处,在月经期的女同学也不宜去游泳;

2.要慎重选择游泳场所,不要到江河湖海去游泳;

3.下水前要做准备活动。可以跑跑步、做做操,活动开身体,还应用少量冷水冲洗一下躯干和四肢,这样可以使身体尽快适应水温,避免出现头晕、心慌、抽筋现象;

4.饱食或者饥饿时,剧烈运动和繁重劳动以后不要游泳;

5.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跳水;

6.发现有人溺水,不要贸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

四.饮食卫生安全

1.不要随便乱买零食,特别是不要在路边小店、街头买一些包装粗糙、质量低劣的冷饮、冰棍,不吃无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的商贩出售的爆米花、膨化食品、豆腐脑、熟肉、羊肉串、麻辣等食品;

2.隔夜食品要加热,不吃腐烂变质的食品,不要喝自来水,更不要随便乱喝水,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吃水果前要削皮,不要乱吃野果、野菜、蘑菇等野生食物;

3.要勤洗手,特别是在饭前便后;

4.在购买食品时应认真看清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

5.餐具清洗彻底,防止发霉;

6.嘴里不要经常含东西,特别是一些比较硬的东西,这样很容易滑入肚内,并且也有很多细菌,会造成痛苦至危险。

五.消防安全常识

(一)日常防火常识

1.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消防设施,以保障有火险发生时及时有效的扑救;

2.点燃蜡烛和蚊香的时候,要使用专用的铁制架台,以避免发生危险;

3.到床和柜子等下面找东西时不要用打火机、蜡烛等明火照明,以避免发生危险;

4.电灯等电器使用时会发热,要远离纸、布等易燃品,以免引起火灾;

5.管好火柴和打火机等火源,用火完毕必须熄灭才能离开,偷着吸烟更易引想火灾;

6.自己乱接电线和拆卸电器,可能会造成短路引发火情,所以一定要请专业人员处理;

7.莫要玩火,梦烧垃圾废弃物要远离房屋建筑、车辆油料等易燃易爆物品;

8.过年过节时燃放烟花爆竹一定要看清楚燃放说明,最好是要有大人在场陪同指导。

(二)森林防火知识

1.森林火灾的危害: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也是林业最可怕的灾害,它会给森林带来最有害、最具有毁灭性的后果。森林火灾不只是烧毁成片的森林,伤害林内的动物,而且还降低森林的更新能力,引起土壤的贫瘠和破坏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甚而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

2.森林火灾的起火原因:森林火灾的起因主要有两大类:人为火和自然火。其中,

(1)人为火包括以下几种:①生产性火源:农、林、牧业生产用火,林副业生产用火,工矿运输生产用火等;②非生产性火源:如野外吸烟,做饭,烧纸,取暖等:③故意纵火:在人为火源引起的火灾中,以开垦烧荒、吸烟等引起的森林火灾最多。在森林火灾中,由于吸烟、烧荒和上纹烧纸引起的火灾占了绝对数量;

(2)自然火:包括雷电火、自燃等。由自然火引起的森林火灾约占我国森林火灾总数的1%;

3.发现山火怎么办?一旦发现山火,请立即拨打电话12119或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严禁动员残疾人员、老人、孕妇或儿童参与扑火;

4.森林防火警戒期内,林区用火有什么规定?森林防火警戒期内,在林区禁止野外用火;因特殊情况需要用火的,必须严格申请批准手续,并领取野外用火许可证;

5.经批准的用火单位和个人,在用火时必须做到“五不烧”指什么?防火路不合格不烧:防火人员及扑火工具未到位不烧;天气干燥三级风以上不烧;上山火不烧;四级(含四级)以上天气不烧;

6.扑救森林火灾不能组织哪些人上山扑火?老人、妇女、中小学生、儿童及身残体弱者;

7.进入林区“十不准”是指什么?指不准带火种入山:不准在林内、林缘烧灰积肥;不准在林缘烧稿杆、烧地边杂草等:不准在林内烧窖灰和熏烤烤食物:不准在林内烧蜂、烧山驱兽;不准在林内林缘上攻烧纸、放鞭炮:不准在林内生火取暖;不准在林内打火把:不准在林内吸烟;不准小孩、痴、呆、傻和精神病人员玩火;

8.在扑救林火中,怎样做到既扑灭火灾,又不伤亡人员?扑打火线中,严禁迎火头扑打;不要在下风口扑打;不要在火线前面扑打:扑打下山火时,要注意风向变化时下山火变为上山火,防止被火卷入烧伤。清理火场时,要注意烧焦倾斜“树挂”、倒木突然落倒伤人,特别是防止掉入“火坑”,发生烧伤。

六.自然灾害防范常识

(一)通常情况下

1.龙卷风刮来时,在家里要把风来去方向的窗户都打开,在外面要找凹坑或者低注处凯下,保护自己;

2.洪水来时快上屋顶或树档等高处,落水时要抓住木头或漂浮的东西,以自救或等待救援;

3.山洪爆发时不要过河,这样会被洪水冲走或者被水冲起的石头砸伤;

4.看到折断或者低垂的电线要远远的离开,以免触电,然后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5.野外遇到雷电,首先放下手中可能导电的东西,到低矮的地方躲避,不能站在大树或电线杆等高大的物体下;

6.遇到暴风雪时不要惊慌,认清回家的路再向前走,处理冻伤不能用明火烤,要多揉搓或用温水浸泡;

7.地震之前都会有一些异常现象,发现问题要及时跑到空矿处,在楼里时尽量躲进厕所、厨房或床下;

8.上课时发生地震,快速有序的跑到操场上,记得把书包顶在头上。

image4.jpg

(二)避震常识

临震不乱,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判断震级大小及距震中的远近。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之后左右摇摆;远震则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声音震动小。一般小震和远震不必外逃,正常情况下它对人身安全不会造成多大的威胁。

经验表明,破坏性地震发生时,从人们发现地光、地声,感觉有震动,到房屋破坏、倒踏,形成灾害,有十几秒,最多三十几秒的时间。这段极短的时间叫预警时间。人们只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事先有一些准备,又能临震保持头脑清醒,就可能抓住这段宝贵的时间,成功地避震脱险。

破坏性地震突然发生时,采取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的方法是应急避险的好办法。“伏而待定”高度概括了紧急避震的一条重要原则。地震时还应注意不要顾此失彼,短暂的时间内首先要设法保全自己;只有自己能脱险,才可能去抢救亲人或别的心爱的东西。

避震要点:

1.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拖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

2.身体应采取的姿势: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3.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4.保护头颈、眼晴、掩住口鼻;

5.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使点灯火,因为空气中有易燃易爆气体。

地震应急小常识:

1.发生大地震时不要急。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快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学校,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果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3.远离危险区。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4.被埋要保存体力。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5.手机和充足点的电池放在身边备用。

地震时遇到特殊危险怎么办?

1.燃气泄漏时:用湿毛巾捂住口、身,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

2.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巾语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进;

3.毒气泄漏时: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尽量绕到上风方向去,并尽量用湿毛巾语住口、鼻;

4.应注意避开的危险场所:生产危险品的工厂,危险品,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如果被压怎么办?

1.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你的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你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稳定下来,设法脱险;

2.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

3、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

4.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坦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

5.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后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6.不要乱叫,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image5.jpg

总之,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是安全教育永恒不变的基石;保障生命,尊重生命是安全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加强安全意识,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做好各方面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全校师生安全平安。


福建省南安国光中学(宣)

2023年3月23日    


供稿:政教保卫处

一审:陈俊青

二审:黄顺进

三审:戴荣辉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