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

国光中学防校园欺凌、防性侵害、防网络电信诈骗、防拐骗、防毒品致家长一封信

发布时间:2025-03-04 发布者:政教保卫处 阅读 : 5327

家校携手 成长护航——

国光中学防校园欺凌、防性侵害、防网络电信诈骗、防拐骗、防毒品致家长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您好!

为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加强对校园欺凌、暴力、性侵害、等事件的预防和整治,切实维护文明和谐的校园秩序,保护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提高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为共同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切实保障您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家长要提高警惕要教会孩子必要的防范知识和技能,教育他们如何预防校园欺凌、性侵、拐骗、电信诈骗、防毒品,筑牢安全防线。

01防校园欺凌

这些行为都是校园欺凌

1.肢体欺凌:殴打、脚踢、掌掴、抓咬、推撞、拉扯等侵犯身体或者恐吓威胁的行为。

2.语言欺凌:以辱骂、讥讽、嘲弄、挖苦、起侮辱性绰号等方式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

3.社交欺凌:恶意排斥、恐吓、威胁、逼迫、孤立他人,影响他人参加学校活动或者社会交往。

4.网络欺凌:通过网络或者其他信息传播方式诽谤他人、散布谣言或诋毁他人、恶意传播他人隐私。

自己遭遇校园欺凌怎么办?

1.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要激怒对方,可以向路人求救,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必要时采取正当防卫。

2.受到欺凌后,不要沉默或报复,要把事情告诉父母和老师。

孩子遭遇校园欺凌,家长要怎么做?

1.保持冷静,与学校和老师沟通,必要时采取法律手段保护孩子权益。

2.鼓励孩子建立有益的人际关系。家长要培养孩子和同伴建立善意、支持性的人际关系能力,这对校园欺凌的影响能产生缓冲作用。

预防校园欺凌,应做到“三不”

不做受害者

1.不携带较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

2.前往厕所、楼道拐角或者学校附近巷子等校园欺凌多发地时,尽量结伴而行。

3.与同学友好相处,宽容、理性、平和解决矛盾,不采用过激方式。

4.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平时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以便在危险的时刻保护自己。

不做欺凌者

故意殴打他人、暴力侮辱他人、暴力索取他人财物、故意非法伤害他人的行为有可能构成我国刑法中的寻衅滋事罪、强制侮辱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等。

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

1.拒绝煽风点火,拒绝成为欺凌者的“帮凶”。

2.拒绝当事不关己的旁观者,适当对被欺凌者表达同情和关心。

3.在能力范围内施以援手,帮助被欺凌者。

4.及时向老师、家长报告,甚至报警。

02防性侵

防性侵小常识:

1.提高辨别能力,防止熟人作案

近七成的性侵害案件是发生在认识的人之间,也就是熟人作案。这些熟人通常是孩子最熟悉、最信任、最尊重、最亲近和最依赖的人,包括亲人、邻居、老师、父母的朋友等。

2.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第一,隐私部位不能碰。每个人都有保护自己身体的权利。衣服背心、裤衩遮盖的部位不许别人看、不许别人触摸。

第二,结伴而行不落单。尽量和朋友、同学结伴而行,不独自走夜路或者进入偏僻场所,不去过街天桥隧道、娱乐场所周边等危险多发地带。

第三,小恩小惠不能要。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能贪图便宜接受他人的食物饮料或者财物,防止掉入坏人设下的圈套。

第四,不良信息不去看。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不去看淫秽色情的网站,平时也不要出入迪厅、酒吧、夜总会等场所,抵制不良信息。

3.学会“说不、会跑、会骗、会记”

第一,“说不”,可以大喊:“住手!我不喜欢你这样做!

第二,“会跑”,在公共场所时跑向人多的地方,向周围的人求助或及时拨打110报警求助。

第三,“会骗”,可以编理由骗侵害者,想办法逃跑。

第四,“会记”,记住侵害者的体貌特征。

如何应对性侵害:

1.保留证据

一旦不幸遭遇性侵害,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留存证据,因为指证罪犯需要有证据支持,要收集保留相关的证据,可以采取拍照、录音等方式进行,对于体液、毛发、皮屑、通信记录等证据进行保留。因此,被侵害后,不要擅自洗澡、洗衣物、收拾房间、扔东西等等。若是熟人作案,要保留好通话、通信记录,若是对方事后威胁、收买等,也要留下相关证据。

2.及时报警

不幸遭遇性侵害时,不要慌,要保持冷静,一边想办法脱身,逃离现场,一边想办法拨打110报警或者与家人联系,让警方或家长知晓自己面临危险的地点,发出求救信号。

3.勇于求助

发生性侵后,一定要向你信任的成年人求助,包括父母。

4.配合调查

做笔录时要如实陈述,不隐瞒、不夸大、不做虚假陈述。

5.调整心态

千万不要觉得是自己的错,也不要看不起自己。要多和信任的家人、朋友交流,也可以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医生,尽可能地减少负面情绪。

03防电信诈骗

.什么是电信诈骗

电信网络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冒充他人及仿冒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或伪造形式以达到欺骗的目的。

.常见的诈骗手段

网络刷单诈骗:凡是打着“网络兼职”旗号,以返佣金为诱饵,要求你以刷单形式完成任务的。 

网络贷款诈骗:凡是打着“零门槛”“无抵押”“当天放款”等旗号,以预付手续费、预交保证金、增加银行流水记录等为由,要求先行转账汇款或者索要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的。

冒充公检法诈骗:凡是自称公检法机关或通管局、医保局,以涉嫌严重违法犯罪并需要保密等为由,索要银行卡信息及密码、验证码进行“资金清算”或者让你直接把钱打到所谓的“安全帐户”的。

冒充学生本人或者老师向家长索要“培训费”诈骗:凡是自称学生在校上课或者老师通过QQ或微信以培训、名额竞争为名让家长转账缴费的。

冒充家人意外受伤害需抢救:治疗费用、朋友急事求助类的诈骗短信、电话,要仔细核对,不要着急恐慌,轻信上当,更不要上当将“急用款”汇入犯罪分子指定的银行账户。

冒充领导要求下属向其汇款。

红包返利诈骗:凡是声称发红包就返利的。

.如何防诈骗?

电信诈骗危害极大,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大家应该怎样学会去了解、认识诈骗方式并规避被骗风险呢?

养成七个好习惯

1.保护好个人身份证和银行卡信息,保管好不用的复印件、睡眠卡、交易流水信息。

2.网上银行操作时,最好手工输入银行官方网址,防止登录钓鱼网站。

3.输入密码时,用手遮挡。

4.密码要设置得相对复杂、独立,避免过于简单,避免与其他密码相同,定期更换。

5.开通账户动账通知短信,一旦发现账户资金有异常变动,立刻冻结或挂失。

6.不随意链接不明公共wifi进行网上银行、支付账户操作。

7.单独设立小额独立银行账户,用于日常网上购物、消费。

.检查和控制孩子手机软件的使用

1.要经常对孩子使用的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检查。建议把无关的游戏、社交、支付类等APP软件全部卸载。

2.现实中发生过多起孩子上网课课间休息时打游戏被骗的事件。现在很多孩子玩游戏,特别在意游戏角色的“皮肤”,于是骗子打着“免费赠送皮肤”的旗号,利用孩子不敢与家长沟通的弱点,诱导孩子偷用家长手机进行转账操作。

3.孩子爱玩游戏,但常因超时被强制退出,骗子就以能解除未成年人游戏限制一步步诱导孩子通过家长手机验证,获取家长钱财。

4.现在很多小朋友喜欢追星,特别相信偶像的话,骗子就用当红明星周年回馈粉丝返现活动实施行骗等等。

5.平时给孩子谈谈这些现实的案例,管理好孩子使用的手机。

6.手机上下载国家反诈骗App,一定程度预防诈骗。

.加强对孩子的防诈骗教育

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上网要有防骗意识。对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一律不看、不理、不点;不要理睬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要贪图小便宜,轻信中奖、赚外快、双倍返还等说辞。记住,所有的刷单都是诈骗。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汇款、验证等要求,坚决不听、不信、不通过、不转账。告诉孩子,不要在网上透露个人及家庭的任何信息。把这些防诈骗范措施作为不可逾越的纪律给孩子做好规定,不让骗子有可乘之机,牢固建立防诈骗防线。

.在此提醒广大师生和家长朋友:

1.诈骗手法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要牢记“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2.国家反诈中心APP是一款能有效预防诈骗、快速举报诈骗内容的软件,具有报案助手、举报线索、诈骗预警、反诈宣传等多种功能。请大家安装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同时,也要提醒自己的家人、朋友,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关注“国家反诈中心”政务号。请大家及时关注国家反诈中心《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相关内容,及时下载、启用国家反诈中心APP(具体下载及安装方法见《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并记住“96110”全国公安机关反诈骗预警劝阻专线,此专线专门用于对群众的预警劝阻和防范宣传等工作。当您接到96110拨打的电话时,一定要及时接听,耐心听取劝阻员的劝阻,避免上当受骗。

04防拐骗

一、孩子易走失的高危场所

拐骗儿童的犯罪分子通常会利用人多及嘈杂的环境来进行拐骗,所以一些人员密集地如车站、商场、游乐场、超市等,家长要特别注意,要让孩子一直处在自己的视线内。当然偏僻人少的小巷同样存在危险,也不能忽视。

二、拐骗的常用伎俩

儿童拐骗的形式有很多,而且不断翻新。常见的包括物质利诱、假装求助、假冒熟人、暴力抢夺等。

1.物质利诱。

犯罪分子会利用零食、玩具等引诱小孩,如“小朋友,我这里有好吃的棒棒糖,想不想尝一下?”“我车里还有很多,你跟我来,我可以送你一盒”。一旦孩子上了犯罪分子的车,再想找回将是难于登天。所以要尽早教育孩子陌生人给的物品不能要,教会孩子遇到陌生人给东西要主动拒绝,并尽快离开。如果对方继续纠缠,可以大声呼救引起旁人注意。

2.假装求助。

犯罪分子会利用孩子的善良和同情心设计骗局,如“小朋友,请问附近的厕所在哪呀?你能带我过去吗?”“小朋友,阿姨肚子疼,能扶我到车上去吗?”教育孩子只要在路上遇到陌生人求助,都应该提高警惕,因为正常人通常不会向一个小孩求助!要让孩子知道坏人也可能看起来慈祥和蔼。教育孩子不要单独带陌生人或跟陌生人去任何地方。如果陌生人持续纠缠,可以大声呼喊引起他人注意。

3.假冒熟人。

犯罪分子会编造各种理由来假冒他人进行诱骗,如“小朋友,我是你(妈妈)爸爸的朋友王阿姨,她有事来不了,让我来接你。”“小朋友,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等等。要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任何时候都不会找陌生人来接你。教育孩子遇到这种情况可以不理睬对方,同时尽快离开,联系家人,或是找到附近的老师、警察,寻求帮助。

4.针对暴力抢夺。

告诉孩子如果遇到坏人抓你,往人多的地方跑,边跑边呼喊求助。假如已经被坏人抓住,如果周围有人,也要大声呼救;如果周围没人,则应观察周围环境,寻找机会逃跑或将消息传递出去,比如把好辨识的衣服、鞋子、书本悄悄扔在路边,还可以有意识抬头观察天网或监控探头,给家长和警察追寻创造条件。

三、如何帮孩子建立防拐意识

在家时:

1.孩子独自在家时,告诉他 一定要锁好门窗。当陌生人来敲门时,不管什么理由,都不要给他开门。

2.家长可以整理一些关于防拐、防骗的故事,每天晚上哄孩子睡觉的时候把这些小故事讲给孩子听。

3.要让孩子记住家庭住址,爸爸妈妈的姓名、工作单位及手机号码等信息,以便碰到紧急情况时可以及时联系。

4.牢记报警电话110,且拨通之后能将上述相关信息表达清楚。

在外时:

1.外出时,紧跟大人。不要让孩子离开大人的视线范围,在人多拥挤的地方,大人一定要和孩子牵着手。

2.告诉孩子单独一个人时,一定不要接近陌生的车辆,以防危险的发生。

3.懂得找“对的人”帮忙。家长平时就可以告诉孩子走丢时可以向谁寻求帮助。譬如:在百货公司时,可以找服务台的工作人员;在便利店,可以找店员;在马路上,可以找警察......家长平常就要教孩子学会辨认各行各业工作人员的特征,这样,孩子才能在需要帮助时,比较容易地找到“对的人”。 

05防毒品

日月更迭、时盛岁新!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们共同的期待与责任。当前,新型毒品和第三代毒品其隐蔽性和煽惑性强且呈快速发展趋势,易被青少年滥用交叉蔓延,吸食后极易引发幻觉、极度兴奋、呼吸抑制等严重后果。值新春开学季,让我们“校—家”携手,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无毒、绿色、健康的成长天地。为此,作为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做家庭的守卫者。

家长要引导孩子清醒认识毒品及其危害性,会识毒能拒毒,能识别以依托咪酯、曲马多、右美沙芬、复方地芬诺酯等为代表的麻精药品及“笑气”为代表的成瘾性物质,在家庭中实现无吸毒、无贩毒、无种毒、无制毒。让自己和家人始终牢记什么是毒品,牢记吸毒容易成瘾且很难戒断,牢记毒品害己、害人、害家、害国,牢记种植毒品原植物、吸毒、贩毒是违法犯罪行为,不让毒品进入家庭。

二、做孩子的守护者。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当前,不法分子会将新型毒品伪装成“奶茶”“电子烟”“邮票”“曲奇饼干”等日常物品,或以“聪明药”“减肥药”“上头电子烟”等寄生形式推销出售毒品。青少年一旦吸食或沾染了这些毒品,极易出现亢奋导致行为失控,甚至引发暴力犯罪。作为家长,日常一定要注意孩子情绪、身体及日常学习、生活的变化,积极主动与孩子沟通,深入了解孩子的全方面状况,要教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接触毒品,也不接触吸毒、涉毒人员。告诫孩子不进入酒吧、网吧(含电竞酒店)、KTV、足疗城、台球厅等营业性娱乐场所,以防被别有用心之人引诱或欺骗涉毒。

三、做禁毒的践行者。

要树立禁毒人人有责、家家有份的意识,如果你在生活中发现他人有涉毒违法行为,要积极检举揭发,为全社会禁毒工作尽一份责任。(毒品违法犯罪举报电话:059586585115)。生命只有一次,禁毒任重道远。国光中学真心感谢全校家长朋友对禁毒工作的全力支持!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唱响“小手拉大手,禁毒创和谐”的主旋律,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安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引导孩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家长也应提高防范意识,从小培养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家校携手,为成长护航——让孩子在自由、快乐、平安的蓝天下成长!

 

福建省南安国光中学

20253月4日

 

供稿:政教保卫处

一审:李志洪

二审:陈俊青

三审:林海滨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