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
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课题——构建多元化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
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课题
申 报 表
课题名称: 构建多元化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
课题编号: 5201
申报单位: 国光中学
项目负责人: 吴以瑜
联系电话: 13107863820
通讯地址: 福建南安国光中学
电子邮箱: wyyggzx@126.com
传 真:
申报日期: 2006、5、12
申报单位 |
福建南安国光中学 | ||||||||
课题项目组成员 |
|
姓 名 |
单 位 |
职务 |
联系电话 |
电子信箱 |
分工 | ||
单位 |
手 机 | ||||||||
负责人 |
吴以瑜 |
国光中学 |
总务处副主任 |
86585115 |
13107863820 |
|
负责人力资源 | ||
联系人 |
吴以瑜 |
国光中学 |
总务处副主任 |
86585115 |
13107863820 |
Wyyggzx@126.com |
| ||
主要成员 |
陈振煌 |
国光中学 |
|
86585115 |
13110800444 |
|
负责校外资源 | ||
吴朝阳 |
国光中学 |
|
86585115 |
86863802 |
wzyggzx@126.com |
负责校内资源 | |||
|
|
|
|
|
|
| |||
|
|
|
|
|
|
| |||
核心成员已有的主要研究成果 |
本课题组的负责人,对多元智能理论的探究在2002年就开始涉足,并在所从事的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活动中进行了探索,尤其是运用多元智能的理论研究,渗透到不同的学科领域,与学科的教学整合,探究和论证多元智能理论与新课程理念的结合点,总结教学实际的操作可行性,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的教学互动方式来论证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其撰写的论文《多元智能与英语教学的整合》、《多元智能与教学方法研究》等文章于2004年9月获泉州市第三届基础教育论文评选二等奖,并引起同行的关注,其中《多元智能与教学方法研究》由福建师范大学出版社结集出版。 |
申请立项论证 |
主要内容包括:1、研究背景和意义;2、研究目标与内容;3、预期创新点;4、研究方法和步骤;5、成果呈现形式;6、条件保障。(分点阐述所要求的内容,字数2000-3000字,可另附页) 1、研究背景和意义: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打破了传统的对智力的看法,从分析的角度阐述和分析了智力在个体身上存在的方式和发展潜力,对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的理念已成为世界各国探讨学习和改进教育的方向和理论支柱。 在港台有关多元智能的研究亦始于1998年。香港教育署将该理念渗透到中三到中七的学科教学中,并就培养具备多元智能人才作为一种战略提高到一个新的高端来认识,并指出多元智能理论的运用是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取向,若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洪流中具备强的竞争力,就必须不遗余力培养具备多元智能的人才。而台湾则在中小学、幼儿园开设多元智能课程,每学期制定运用多元智能的课程计划、开展多元实验。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浪潮的到来之际,作为对基础教育的改革和探索,多元智能的理论在倡导评价思想,评价教育成效,评价教学模式等方面带与新课程改革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因此,本研究课题:构建多元化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拟采用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探索如何建立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智力观”、“学生观”,对于广大教师、学生、家庭、学校、政府更好地理解和支持新课程的实践,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研究目标与内容: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去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开展素质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的研究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同新课程倡导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等的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丝丝入扣的。因此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旨在关注课程教学的评价,关注评价体系下的学生个性的发展,重在评价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的“学生观”;通过研究,促进教师不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即新课程对学生评价的重点,重新构建新课程理念下的“智力观”,在借鉴多元智能理论的前提下,树立新的“教育观”让每一为学生在充分展示自我优势的同时,将其优势领域迁移到弱势领域, 促使弱势领域向优势领域发展,从而形成一种科学的,完整的,具有素质教育的教育评价体系。 3、预期创新点:希望通过对教育教学评价的研究,对高中新课程的改革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方案,评价体系,及课程管理能有新的亮点的发现创新。 4、研究方法和步骤: 第一阶段: 完成申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并制定前期课题研究步骤的时序表,成员具体分工 第二阶段: 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立项支持,并利用两年时间,以高中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为契机对基础教育面临的实质性问题进行探索研究,主要围绕:课堂教学评价,教学效果评价,综合实践能力的评价.借鉴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深入课堂调研,观摩,制定问卷进行反馈,设置学生跟踪卡,并不断积累第一手资料,为完善对课题的论证提供充足的理论及实践依据. 第三阶段: 根据收集的资料,案例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大约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后期的总结阶段工作,并对该课题研究给予升华,提出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评价体系或论证. 5、成果呈现形式: 主要是以论文形式. 6、条件保障: A、本校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样板校,校长是省高中新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之一,领导层的重视较其他校要大,教师的参与面与积极性高, B、课题组成员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对支撑课题研究的多元智能理论有一定的研究基础, C、课题组成员均是从事教学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又是教学骨干,能为课题的研究和探索提供实验基地和积累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D、本校是著名侨校,又是地处农村的省级示范性高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研究性. |
申报单位意见: |
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去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开展素质教育的策略和方法.该课题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假设较科学,研究方法可行,课题组研究力量充实,学校同意推荐申请立项,并为课题研究提供软硬件设施支持。 负责人签名:黄飞跃 2006年 5 月30 日 (公章) |
县 (市、区) 教研部门推荐意见: |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公章) |
设区市教研部门推荐意见: |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公章) |
省普教室意见: |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公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