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
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办学质量评估体系之研究
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课题
申 报 表
课题名称: 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办学质量评估体系之研究
课题编号: 5101
申报单位: 南安国光中学
项目负责人: 姚承佳
联系电话: 059586588676
通讯地址: 南安国光中学教研室
电子邮箱: ycj0702676@163.com
传 真: 059586587723
申报日期:
申报单位 |
南安国光中学 | ||||||||
课题项目组成员 |
|
姓 名 |
单 位 |
职务 |
联系电话 |
电子信箱 |
分工 | ||
单位 |
手 机 | ||||||||
负责人 |
姚承佳 |
南安国光中学 |
教研室主任 中学数学 高级教师 |
059586585115 |
059586588676 |
Ycj0702676@163.com |
总策划 学校价值方面 | ||
联系人 |
姚承佳 |
南安国光中学 |
教研室主任 |
059586585115 |
059586588676 |
Ycj0702676@163.com |
(2) | ||
主要成员 |
黄飞跃 |
南安国光中学 |
校长 生物学科特级教师 |
059586585115 |
|
|
(1) | ||
李志强 |
南安国光中学 |
教务处主任中学物理 高级教师 |
059586585115 |
|
|
(3) 学校绩效 | |||
王五七 |
南安国光中学 |
政教处主任中学地理高级教师 |
059586585115 |
|
|
(4) 学校能力 | |||
潘泉清 |
南安国光中学 |
总务处主任 技术学科高级教师 |
059586585115 |
|
|
(5) | |||
黄荣水 |
南安国光中学 |
教研室副主任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
059586585115 |
|
|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核心成员已有的主要研究成果 |
国光中学从1996年通过省一级达标验收后,积极构建“全员学习型”学校,倡导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重视专业引领,发挥本校省、市级学科带头人作用,注重高中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研究步入科学化轨道,为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提供良好氛围和制度保障,教育科研取得了丰硕成果。学校围绕《创新教育整体改革课题实验方案》这一学校总课题,全校教师积极参与改革试验,在县级以上申报立项的课题有30多个。其中《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研究》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的重点课题,黄飞跃主持的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之研究》在中央电化馆立项并顺利通过验收;姚承佳主持的课题《农村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省教育厅立项并被评为重点课题;《创新教育整体改革研究课题》、《网络环境下的中学地理指导自主学习研究课题》、《高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等五个课题在省教育学会立项;《研究性学习行动研究》(姚承佳为负责人)、《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等六个课题在泉州市教科所立项并已通过结题验收;另有20多个子课题在南安市立项。国家级立项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之研究》经过课题答辩、专家评估顺利通过验收;学校总课题《创新教育整体改革研究课题》在泉州市首届普通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比中获得二等奖,《网络环境下的中学地理指导自主学习研究课题》、《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研究课题》、《建设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研究课题》、《研究性学习行动研究课题》、《中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获得优秀成果三等奖,《强化主体意识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研究》、《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研究课题》获得鼓励奖。 由南安国光中学、大田一中、福安三中、永安九中、泉州城东中学合作的福建省新课程实施样本校研究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的省级达标、示范高中评估验收标准之研究》于3月份在省教育厅立项,其中黄飞跃校长为该课题总负责人,姚承佳为主要核心研究成员。 |
申请立项论证 |
主要内容包括:1、研究背景和意义;2、研究目标与内容;3、预期创新点;4、研究方法和步骤;5、成果呈现形式;6、条件保障。(分点阐述所要求的内容,字数2000-3000字,可另附页) 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目前,我国的中学学校评价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突出问题:(1)质量观上存在偏差;(2)评价指标和评估方式不够合适、规范,体现在形式单一、方法落后、偏重结果、忽视过程、指标和标准适应性和科学性比较差、重硬件、轻软件、重鉴定、累发展、重视“横比”、忽视“纵比”;(3)评价队伍不建全;(4)学校处于被动地位,对评估缺乏动力。 国际上对学校评价有以下主要的经验:(1)将评价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有效手段;(2)学校将自评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主动争取家长、社区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和监督;(3)教育行政部门委托独立的、具有专业资格认可的社会中介机构对学校实施资格认证;(4)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法相结合:给予学校足够的办学自主权,同时根据一定标准对学校的办学质量给以必要的监控和支持。 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施使原有的评估标准和评价体系出现了更多的不适应和不科学的成份,同时,也为学校评价提供了极好的改革契机。 2、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办学质量评估体系之研究》课题,将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际经验,学习和应用高校相关研究人员的理论成果,从实践的层面上开展对办学质量评估体系、评估标准的探索,试图构建较科学、适用的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办学质量的发展性评估体系。通过建立高质量的、内外互动的评估机制,为学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提供有效的专业支持和服务,促进学校自我规划、行动跟进、自觉反思意识和能力的提高;使评估能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学校管理的有机构成,促进学校可持续地发展。 研究内容参照原《福建省普通高级中学定级验收办法(试行)》、《福建省普通高级中学定级验收标准(试行)》、福建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评估办法(试行)》、福建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评估标准(试行)》确定。具体的基本内容:(1)学校办学理念与发展目标;(2)学校的组织与管理;(3)学校的课程实施与学生发展;(4)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与评价;(5)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关系;(6)学校的办学条件。对以上六项基本内容的主要评价指标,提出具体验收标准。重点研究新课程背景下,课程的实施与管理。强调评价的发展性,重视自我评价,关注评价方案的地方特色。 |
3、预期创新点: (1)评价标准评估体系突出体现发展性。为了学校的发展而在学校发展中进行的关于学校发展的评估。 (2)努力提高可操作性。在高校理论工作者的理论指导下,立足中学学校实际,开展实践探索,以提高标准和体系的可操作性。 (3)重视评估的过程性。构建“内评”与“外评”相结合的有效机制,使评估的过程同时成为学校成长与发展的过程。 (4)评估标准和体系力求三个有利:有利学校的绩效提高;有利学校的能力增长;有利学校的价值提升。 4、研究方法和步骤: 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分析法。 考虑到我省高中新课程于今年秋开始实施的实际,研究时间预期为三年。 步骤:(1)深入学习研讨原标准的基础,在原有达标中学示范高中评估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初步修改。(2)形成的达标中学、示范高中的评估标准(草案),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不同级别的中学进行试评和调研,征求意见,积累丰富经验,开展评估标准的再修订研讨活动,确定阶段性研究重点。(3)与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推进同步,多次重复(2)的工作,不断修改,不断提升认识水平,最后定稿。 5、成果呈现形式: 调研报告、研究论文、相关评估方案。 6、条件保障: (1)我校有创建达标高中和省示范性高中的经历和经验,学校的主要领导在参加省、市组织的示范性高中评估验收和达标高中定级验收工作者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对原标准的内容、原标准对普通高中建设发展的导向意义有较深刻的理解。 (2)我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积极组织力量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研究工作,已初步形成学校教育科研课题系列,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学校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制度,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课题管理与课题研究的工作经验。 (3)本课题的参研人员均有参加各不同级别的课题研究经历,主持过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形成了丰厚的科研成果。 (4)本课题的研究过程本身是学校发展的探索过程,学校有条件为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经费和软硬件设施需要。 |
申报单位意见: |
南安国光中学是福建省首批示范性高中,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学校在创建一级达标和省示范性高中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学校承担过多项的国家、省、市级立项课题的研究工作。课题负责人为我校教研室主任,负责学校教育科研的组织与管理工作,课题负责人与核心成员在多年的教育科研和实践中,积累了较丰富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经验。该课题是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发展中具有现实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的重要问题,课题研究有针对性,时代感强。学校同意推荐申报申请立项,并承诺提供课题研究所需要的经费及软件、硬件设施。 负责人签名:黄飞跃 2006年 5月 25 日(公章) |
县 (市、区) 教研部门推荐意见: |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公章) |
设区市教研部门推荐意见: |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公章) |
省普教室意见: |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公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