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谈学生考试中的“紧张”心理

发布时间:2004-04-27 作者:佚名 发布者:黄新生 阅读 : 6047

    心理学家认为,紧张有时可以产生激发潜力的作用。通常,人们在应付重要事情时,都会比平时紧张。这种紧张的生理作用,是让我们集中一切力量来应付所将面临的事;可以发挥比平时更大的力量,使所做的事得到预期的成功。
  
但是,如果这紧张超过了应付事情的所需,而变成过度的紧张,以致心智混乱,举动失措慌张,那就不但无助我们所要做的事,反而会使事情失常出错,那就是我们所要克制的了。
  
正常的紧张是促成成功的力量。过度的紧张则是成功的阻碍。一则故事给人启迪。
    
一位理发师带了个徒弟,徒弟正式上岗那天,给第一位顾客理发后,顾客嫌“头发留的太长”。师傅解释:头发长显得含蓄,这叫深藏不露,很符合您的身份。顾客听罢高兴而去。
    
徒弟给第二位顾客理完发后,顾客嫌“头发剪得太短”。师傅解释:头发短使您显得精神。顾客听了,欣喜而去。
    
徒弟给第三位顾客理完发后,顾客嫌“时间太长”。师傅解释:为“首脑”多花点时间是很必要的,顾客听罢满意而去。
    
面对徒弟的一次次失误,这位师傅并没有用严厉的批评从而使徒弟紧张,更加不知所措。徒弟三次理发,技术上的错误一次比一次少,越发细致、自信。这完全是师傅用艺术的语言既化解了矛盾,又解除了徒弟的紧张心理,予以信心的结果。徒弟在师傅的鼓励下,刻苦学艺,技艺日精。这则理发师鼓励徒弟、消除紧张的故事,引人深思。
    
有的学生在考试时,常会因紧张过度而失常。原因就是未能把考试只当做一个测验自己能力和所学多少的机会,而把它当做一个成败的关键,或荣辱的分界。他所关心的事,远超过事情的本身。得失心一大,心情负担自然加重。心情负担重,思路就会闭塞、混乱,而无法完成所应做的事了。
过度紧张是除了对应付事情本身所应提高的警觉,和所付出的力量外,更对事情的后果过分患得患失。由于这患得患失而致不能集中力量来面对事情的本身,于是就出现一系列的负情绪反应,干扰知识的回忆,思维的流畅,从而不能正常的发挥,导致考试失利。这时,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如学会放松,“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在紧张之余,参加多种体育文娱活动等,或帮助他正确认识自己,不能盲目攀比,并且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考试。如把考试看成是一种锻炼,会以积极的心态投入考试中;把考试看成是一种机会,就会以一种珍惜的心情去对待;把考试看成是一种挑战,会激发自己进入状态。反之,不要把考试看成是如临大敌,否则就会紧张不安;更不要看成是倒霉的事,那样就会心灰意冷的。
    
班上的尖子生徐辉平日里表现极突出,理解记忆的题总是最先能掌握下来的,难题、活题也是较早能反应出来的同学,但一到考试就失常。他告诉我说,每次考前,总是睡不好,吃不香。我问他,考前一般都想什么,他说,他总是一再地告诫自己:一定要考好,否则对不起父母的营养投资、起早贪黑、节衣缩食;对不起老师的谆谆教诲,业余辅导;更对不起自己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辛勤付出。不能让父母伤心,不能让老师失望,更不能让自己惭愧。听后我明白了,导致考试失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他有追求完美的个性特点,过分地患得患失,以致紧张和不安,他时时给自己加压,为自己设置的精神枷锁太多,活得太累,把生命之弦拉得太紧,长此以往,必将导致身心疾病,于是我和他交流谈心:首先矫正认识。你一天到晚都在想和考试内容无关的事,心理上的负担太重,担忧的太多,因此使你精神疲劳,心情恍惚。这种无益的过虑,比真正的事实更令你不胜负荷。认清自己的能力,朝自己能力所及的方向去努力发展,只要尽力而为,既可心安理得。其次,学会放松,“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而且还要和父母沟通,让父母理解你对他们的爱以及对他们歉,同时也让他们以平常心来对待你和你的考试。谈了之后,他轻松了许多,考试也很少出现失误,有时甚至还能超常发挥。
    
把成败置之度外,而只对所应做的事尽力而为,不但可以解除心情上的紧张,而且可以由于轻松的心情,而得到预料之外的成就。
    
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化解他们的心理障碍,使教师的工作和学生的学习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何乐而不为?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