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交流

材料作文“走出……”写作指导

发布时间:2015-01-09 作者:黄红云 发布者:李宝尚 阅读 : 2029

材料作文“走出……”写作指导

福建省南安国光中学 黄红云

【作文题目】

人生往往是一个走出与走不出的过程:走出了失败的阴霾,走不出成功的荣耀;走出了英雄气短,走不出儿女情长;走出了红尘喧嚣,走不出山林寂寞;走出了茹毛饮血的洪荒,走不出天道自然的制衡……

对此你有何感想或感悟?你或你身边的人想走出什么?觉得该走出什么?走出了没有?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标题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指导】

审题指导:

本道作文题是典型的“命意”作文,抓住中心主旨句“人生往往是一个走出与走不出的过程”立意即可,基本不存在离题问题。主旨句后的句子起到具体阐释主旨句的作用,意在启发学生的思维,当然,学生也可选择其中的一个角度立意。

立意指导:

立意时,学生构思可以往以下几方面进行发散性思考:走出之前怎样?走出之后如何?为什么要走出?能不能走得出?有没有真正走出?愿不愿意走出?

评分参考:

一、学生较为理想的立意是全面理解材料,即抓住材料的中心概括句“人生往往是一个走出与走不出的过程”,据此得出一个宏观的感悟。

立意示例:

1、人生或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其实就是“走出”与“走不出”交替的进程。

2、许多时候,“走出”与“走不出”往往是相对而言的,应辩证、从不同角度看待。

3、所谓“走出”,只不过是人类自身狂妄的偏执,人类终其一生都无法走出天地宇宙的牢笼。

此类立意应该是比较高远深刻的,可能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触及,绝大部分学生受年龄及阅历的限制,可能较难达到这种高度。建议此类作文内容等级应在一等上(25-23分)给分。

二、大部分学生可能而且也必须到达的程度是:选取材料的一个内容,或自定内容进行写作,但必须注意材料提示语的限制“走出了没有”,文章的思路不能只写走出的过程,必须谈及“走出与否”的结果。

参考思路示例:

1、想走出——走出了

2、想走出——走不出

3、不想走出——不得不走出

4、想走出——以为走出——发现走不出

5、想走出——以为走不出——没想到已然走出

6、……

考虑到学生的写作实际,此类立意内容等级也应该评为一等(25-21分)。

三、可能会有一部分学生只是片面地抒发“想走出……的愿望”,描写“走出……的奋斗挣扎的过程情形”等,或论证“必须走出……”而未涉及“走出与否”的结果,这种写法说明学生的审题能力还有所欠缺,此类作文内容等级上的评定宜与上述两种立意的内容分数等级有所区分。

四、这道题目审题上基本没有障碍,立意只有全面与否,深刻与否之分,基本上不存在离题偏题的问题,因此,学生若想得高分,除了在立意上作推敲之外,还可在论据是否恰当、新颖、丰富,论证是否辩证深刻全面等这几个方面寻求突破口。

【典型例文】

走出与走不出

黄鹏伟

黄昏后,我站在收割后的田野上。太阳用尽最后一丝气力,撒下万道金光,田野中劫后余生的嫩草正迎风而立。我不禁感慨:小草依恋着阳光正如人依赖着水,它终其一生也走不出太阳的东升西落。不经意间村边一幢漂亮的小洋房闯入视野,心头为一震:感动的不是它的美丽,而是它的存在。存在证明人是完全可以走出自然的某些束缚的。

我常活在矛盾之中,因而常常仰望天空。人是否该知饭?若吃了,终究不过还是要死。同样的问题却是几百万年前原始人所不曾想过的。他们走不出对食物的渴求,因而也不会走出生活去质疑。它们由猿到直立,到最后进化为现代人,贯穿其中的,却是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吃。为了吃,它们从采集到豢养;为了吃,它们不断大量繁衍后代,以获取更多劳动力;为了吃,它们发现了火,既延长了吃的寿命,又增添了新的生产方法;为了吃,它们建立了一种新的秩序,以达到平均配食物,于是早期的氏族社会就这样形成了……他们永远也走不出物质生活的控制,一代又一代。可是他们又走出了,因为它们的后代创造出了有别于动物的上层建筑-----艺术、宗教、建筑、法律。我禁不住感叹:他们竟这样吃出一个文明!                                                                                   

有人这样说:哲学家是痛苦的,快乐的是猪。

我想奉此为真理的人一定活在痛苦中。哲学家看到平凡中的真理因而会看破红尘,但现实却与自己的认识相矛盾而哲学家却又无法解释,因而他陷入痛苦中。一切的根源在于他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事界充满矛盾。然而人类走不出矛盾,却可以解决部分矛盾,因而从某种程度而言人又走出了矛盾。因为如此,人类社会获得了发展的动力。

而作为一头猪,即便快乐,活着就为两件事:吃饭、睡觉。等到养肥后即被送往屠宰场,死亡也就注定了。或许临死之前,它还是快乐的,但当猪肉落入人肚,或许人们永远也记不住那里存在过一头快乐的猪。或许猪一生都是快乐的。但直到死它也不会明了走不出低级的物质生话活的悲哀。我愿今生是个痛苦的哲学家,却不愿来世做头快乐的猪。哲学家重情重义,会悲天悯人……或许他一生也无法走出人的七情六欲,但至少拥有情感,走出了低级的物质生活感官享受,获得一种有别于纯粹物质的精神财富。

庄周曾说:万事万物,方生方死。或许人的一生无非是走出与走不出的更替。走出这个又陷入那个,但智者常常想道:

走不出,是因为人无法违背规律;走得出,因为人是能动的。

【评点】

这是一篇优秀的议论文,文章立意切中肯綮,抓住材料的关键句,论证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是一个走出和走不出的过程”的观点,高屋建瓴,观点全面辩证深刻。难能可贵的是,文章不仅立意高远,而且不自觉流露出一种不惧生活的艰难险阻,披荆斩棘,迎难而上的胸襟和胆魄。美中不足的是,文章深度有余,广度不足:观点深刻辩证有余,用来佐证观点的论据素材却较为缺乏。不过根据2013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发展等级)采用一点评分法,即以16点中最突出的一点来评分,这一点该得多少分就得多少分,换言之,有一点突出就可以得到满分20评分标准,本文仍不失为一篇好文章。此外,第一段作为引题虽然能使行文更自然,文辞也优美,但是语体风格却与整篇文章的议论文体不协调。稍犯文体之忌讳。

评分:内容25+表达20+发展等级18=63分。

黄红云

 

走出我的世界

李慧琳

又是一年轮回的繁盛和热烈,和煦的阳光洒落一地班驳,温柔且温暖,交织成彩虹打在瞳孔,明媚了整个春天。

而你还是离开,走出了我的世界,带着不舍与眷恋,抑或解脱与快慰、我无从知晓。原来一小方格之地便是生命的最后归宿,宿命如何安排?在一切化为灰烬后消失殆尽。你已飞往那天蓝色彼岸,意味着从今往后,你的快乐抑或难过,生病抑或健康,再与我无关。徒留我一个人在原地,暗自神伤。

从此以后,你走出了我的世界,而我,必须走出你的慈爱。

要怎么释怀?忘不了你最爱的孩子是我,忘不了每每踏进你房间最显眼的是那张我小学一年级演讲比赛第二名的红彤彤的奖状,忘不了你逢人便夸骄傲的神情;忘不了你在夏天里为我轻摇蒲扇的温柔,忘不了你把给我的好东西偷偷藏起来怕别的孩子看见的敏捷……许多许多,你对我万般的 ,便是我一生也无法道尽。

我的童年在你的唔侬软语中随风逝去,来不及给你全世界,一切就开始面目全非。

能在无尽的时间洪流里做你的孙女,这件事比任何事都更令我感到幸福。然而当我安静而沉闷地走在午后落满稀薄阳光的街道,猛然想起你已走出我的世界,快乐便被撕裂成光线里浮游的尘屑。

我多么想你并未走出我的世界,我依然徜徉在你温暖的慈爱里,然而你最后苍白得近乎恐怖的面容,成为我记忆里最后的模样,僵直的身体和枯槁的双手让我禁不住再次泪流。我站在床边不停喘息拼命抑制滚滚而下的泪。我走出了你的房门,从此以后,再没有你的牵挂和想念,再没有你每每站在门外张望我回家的身影,再没有你碎碎念要我吃饭喝水添衣的声音……要怎么释怀,你临终前依然念叨着我放不下我的呢喃?

猛然爱上疼得撕心裂肺的感觉,觉得自己颓废的气息里依然有你的慈祥。然而我知道,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遗忘而不是念念不忘,我必须带着你我彼此付与对方的爱,坚强地走下去,笑着活下去。

是不是因为这样,你就可以放心地走出我的世界?

    【评点】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记叙文。生老病死原本是人之常情,然而作者却文笔细腻,抓住生活中的点滴细节,用优美流畅、诗情画意的语言,抒发发自心底的怀念与哀思。深深扣动了现代人已然麻木的心弦。此外,作者非常擅长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清冷惆怅的氛围,进一步烘托怀念及淡淡的哀伤之情,融情入景,这非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不能为之。如果非要提不足之处的话,文章因为文辞的优美及强烈的情感表达,使文体稍有散文化倾向,这在福建省为了打杀文化散文要求只写记叙文和议论文背景下,有些犯了忌讳。然而个人认为福建高考作文要求有些矫枉过正,不能因此而一刀切,打压此类情感真挚的好文章。

评分:内容25+表达22+发展等级20=67分。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