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交流

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以福建省南安市为例

发布时间:2015-01-09 作者:高团银 发布者:李宝尚 阅读 : 1819

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以福建省南安市为例(高团银《福建教学研究2014年底10期》)

高团银(福建省南安国光中学   福建南安 邮编362321

 

摘要本文以南安市10所中小学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0所学校中仅一所学校有较好的开展民族传统运动,其余各所学校没有开展或仅限于武术项目的教学,没有把民族传统体育的优势体现出来。学生对于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还是认同的。民族传统体育师资较缺乏、学校领导不够重视是阻碍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的重要因素。建议学校领导提高重视,对现有体育教师进行培训或引进民族传统体育教师,定期开展有关民族传统体育的比赛来调动学生学习民族传统体育的积极性等手段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小学中广泛开展。

关键词:南安;民族传统体育;学校体育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南安一小,国光中学、侨光中学等10所南安市中小学的400名学生和100名体育教师,其中小学3所、中学7所;一级达标学校两所、二级达标学校三所、三级达标学校两所。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阅读有关民族传统体育、学校体育的书籍报刊;以“民族传统体育”、“学校体育”为关键词,通过网络检索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本论文提供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目的设计了问卷“民族传统体育在南安中小学开展现状的调查问卷”,发放学生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6份,回收率为96%,发放教师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1份,回收率为91%

1.2.3 访谈法:一方面,通过对学校领导、老师进行访谈,了解学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开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与学生进行交谈,了解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认识以及学生的个人看法和意见。

2   结果与分析

2.1 南安中小学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现状

    本人随机抽取10所南安市中小学是否开展过民族传统体育的问题进行抽样调查,调查表明,在这10所学校中只有一所学校有较好的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其余学校没有开展或仅限于武术项目。仅限于武术的教学就无法完全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的各项功能,民族传统体育的多样性、娱乐性等优势就无法体现出来。总体来说,学生对于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还是认同的,认可其特有的健身价值。学校的领导对于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不够重视,民族传统体育的师资较为缺乏,课余时间组织辅导学生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也较少,导致民族传统体育无法很好的在学校中开展下去。

2.2 学生对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看法

学生是体育教学的直接受益者 , 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是对所开展内容的最好检验。问卷调查显示学生认同民族传统体育有其自身特有的健身价值。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 , 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总体上持欢迎态度 , 并对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健身价值有充分的认可。学生不但接受而且认同民族传统体育 , 这是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小学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

1  学生对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价值的评价表  (学生n=386)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很有价值                      122                    31.6%

    有价值                       208                    53.9%

     一般                        48                     12.4%

    没价值                       5                      1.3%

很没价值                      1                      0.3%

不清楚                       2                      0.5%

 


2.3  阻碍各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因素

2.3.1 学校领导对学校开展民族传统的重视程度

经调查表明,在91名体育教师中70.3%的体育教师把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介绍项目,也就是说70.3%的体育教师没有把民族传统体育列入教学单元中。这归结于学校领导对于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真正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巨大潜力。学校领导是学校的管理者,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有着必然的联系。

2.3.2 民族传统体育师资匮乏

本文在对体育教师的调查中了解到42.9%的体育教师有过关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专业培训,57.1%的体育教师没有经过有关的培训,有经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培训的教师中,大多数也都是武术专业的技能。从表2对体育教师的调查来看,71.4%的体育教师认为学校没有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原因还是集中于师资的缺乏,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首要任务。

2   对南安市中小学开设民族传统体育的调查(教师n=91

          

没有开设民族传统体育的原因          人数/                百分比/%    

       觉得无意义                     0                     0

     学校领导不重视                   13                    14.3%

       师资的缺乏                     65                    71.4%

    没有相应的场地设施                6                     6.6%

        其他因素                      7                     7.7%

 


2.3.3 民族传统体育课外辅导的状况

如表3所示,62.6%的体育教师偶尔在学生课余时间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的辅导,或以学习小组的等锻炼形式,37.4%的体育教师在课余时间对学生从没有过民族传统体育的辅导。教师的主导性是对应学生主体性的概念。主导性表明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地位和主要责任。主导性包括对学生的领导、诱导和指导等综合的作用与责任。[2] 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教师正确的导,学生再努力的学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学生来说,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相对陌生,知之甚少,如无教师的辅导,很难有学生正确掌握锻炼方法,了解、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3   课外民族传统体育辅导的调查  (教师n=91

          

课余辅导               人数/                百分比/%    

        常常                   0                       0

偶尔                   57                     62.6%

从没有过                 34                     37.4%

 


3   中小学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意义

3.1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众多解决校园体育文化单一现象

据《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记载,目前发现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676项,汉族的有301项,共计977项。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了:武术、摔跤射箭、射弩、秋千、赛马、赛龙舟、打木球、抢花炮、贵摔跤、珍珠球、放风筝、打磨秋、赛骆驼、跳板、打飞棒、波依阔、推竿、跳竹竿、雪地走、东巴跳、跳竹、抛绣球、踢毽子、斗牛、抖空竹等等。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如此丰富多样,适应各种人群锻炼,这有有助于我国学校体育的开展。在我国学校的体育教育中,仍然是以西方体育为主,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切实可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效的解决校园体育文化单一、滞后、缺乏生命力的现象。

3.2 民族传统体育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1995620国务院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第七条中提到“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以及在二十二条的对策中提到“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因此,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必然联系在一起。

3.3 民族传统体育场地设施的优势

如表4所示,78%的同学都有过场地设施不足的困扰。如今,我国中小学依然是以西方体育为主,而西方体育对于场地设施的要求比较高,一个学校难以满足大多数学生对于场地设施的要求,这也大大的降低了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4  关于南安市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的调查     (学生n=386)

       

场地困扰           人数/                百分比/%    

          常常                134                    34.7%

          偶尔                167                    43.3%

没有                85                     22.0%

 


场地设施不足是影响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郊区、农村中小学的体育设施就更难以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相对西方体育而言,民族传统体育场地设施的要求较低,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开展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跳绳、拔河、踢毽子、竹竿舞等均可以得到很好的开展。

3.4 民族传统体育简便易学

民族传统体育相对西方体育来说,简便易学。一般西方体育项目技术动作较为复杂,没有经过长期的练习,很难掌握其技术要领,这将加大教师的教学难度,以及学生的积极性;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生理特点,选择不同的项目,其技术难度也相对较低。在教学中组织比赛,西方体育项目就要求比较高的技战术,如一场篮球比赛,要是没有良好的技术动作和战术素养,就很难让比赛继续下去;然而,民族传统体育的比赛经过长期的演变,操作起来比较简捷,很多项目初步掌握了基本技术和战术就可进行对抗。

3.5 民族传统体育实现终生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繁多,适合各种场地及不同体质的学生进行锻炼,同时也不受年龄限制,从而能实现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目标的统一。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通过调查表明,学生对于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总体上还是认同的,这是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重要基础。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必然将给学校体育注以一支新的生命力,提高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从而实现学校体育与终生体育目标的统一。

4.1.2 在调查的10所南安市中小学当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较好的只有一所学校,其余各所学校极少或没有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学校领导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视不够,没有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的巨大潜力;71.4%的体育教师认为,没有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原因是民族传统体育师资的匮乏;在课外组织辅导学生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的锻炼也较少。这些都是制约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开展的重要原因。

4.1.3 大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学主要是以西方体育为主,对于场地的要求也就比较高,场地设施较为缺乏,调查显示,78%学生在体育锻炼时都有过场地的困扰。相对西方体育而言,民族传统体育场地设施的要求较低,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4.2 建议

4.2.1 学校领导应提高对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视,通过对现有体育教师的培训或引进民族传统体育教师来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这样必然使学校更快、更有效、更深入的开展民族传统体育。

4.2.2 各学校的情况不同,在课余时间也应组织学生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同时定期举办有关民族传统体育的比赛来调动学生学习民族传统体育的积极性,依此长期开展才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

4.2.3 开设民族传统体育的课程体系,尽可能地借鉴其他学科成熟的理论与原则,形成有独立性的、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课程框架。

4.2.4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适宜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还可以通过改进一些项目,使其更简便易学、娱乐性更强,便于中小学生接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在中小学体育课教学中,要大胆地进行改革、尝试。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小学开展的现状、开展的意义的分析和探讨,在中小学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课的教学是可行的和有必要的,应在中小学体育课程中进一步开展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赵岷.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进中学体育课的相关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  2008.10

[2]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67

[3]贺玉娟.中小学体育课程中设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研究[J].教科园地. 2008

[4]刘山宏.谈如何更好的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到现代体育教学中[J].中国校外教育. 2008.8

[5]范本祁,杨慧.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融合发展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  2008.4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