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交流
关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探讨和分析
关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探讨和分析
苏伟波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国光中学 福建 泉州362321)
摘要:自从教育部对高中的新课程有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化学作为一门专业性、针对性较强的学科,新课程标准更是将化学实验教学比重提高到了总课程的37.7%。可见实验对于化学教学无疑是最直观、最有效的能让学生对化学知识点进行理解和掌握的方法。因此本文将针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进行简单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高中化学 实验教学 探讨和分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性学科,通过实验能帮助高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学习理念。且通过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也能借此掌握常规化学实验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求真务实精神。
一、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一)化学实验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由于实验教学要求学生必须提前做好课前预习,才能知道在实验中需要使用哪些实验工具和物品。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通过肉眼可见的最直观的一系列化学反应,使知识点在学生的脑中有了具体的画面感,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点有更好的理解,更能让学生对该知识点有更加深刻的记忆,从而将所学牢记脑中。
(二)通过化学实验可增加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化学实验是一项要求学生必须依赖动手实践才能完成的教学项目。无论是从组装、使用化学实验道具,还是进行实验的全过程,甚至是最后的化学实验总结,每一项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去完成。通过实验的过程,不但使学生学习到了化学知识,更增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通过化学实验可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由于化学实验内容的要求和实验设备数量有限,多数化学实验都是将学生分为若干组进行小组式的实验。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就需要进行分工合作,将一个整体的实验,划分成若干个实验阶段,每个人将分配到不同的实验项目,最后,学生再将分配好的实验项目进行整合以达到完成实验的目的。学生通过彼此间的配合与协作,在不知不觉中就加强了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化学实验教学中存有的问题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材建设过程中,化学实验内容的设置多以集中和分散这两种形式为主。组织教学活动时,不仅要设置专门的化学实验基础,且要在实验主题上独立的设置化学实验模块,目的是强化学科特征,并以实验探究的形式渗透化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然后让物质结构与性质等其他内容都融合在模块内。传统的实践教学是教师进行实验安排,然后在对应章节中进行新课学习,实际的教学中运用此操作方法存有较为明显的问题,主要是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现有学习积极性。
其实,化学实验对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学中教师若能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难能一见的化学现象进行演示处理,必然能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进而提升学生的知识认知能力,不但有助于即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更能提升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并结合化学现象的演示,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知识,升华知识,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直接培养学生的知识探究意识。心理学研究曾明确的表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是与它们过去经验有着直接联系的内容,化学教学中,很多学生的实验都是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做的演示实验内容,其中实验的内容、现象、结论以及化学方程式都是学生之前学过或者见过的内容。但由于教学的方法呆板,缺少新颖性,因而对降低实验的积极性,甚至在化学实验活动开展前教师会存有消极的心态,受到此类逆势影响,化学教学想通过实验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变得不太可能。
最后,实验中没有突出学生的主动性。许多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都是要求学生按照教师自己的思维和已经设定好的实验步骤,让学生按部就班的做实验,学生无法加入自己对实验的想法,更像是没有思维听命于老师用来完成任务的机器,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学生的实验安全,但却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和创新的精神与能力。
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法
(一)对教师进行培训,更新教师的教授方法。学校可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培训班,让教师学习和接触到最新的实验教学的有效方法和教学策略,更新教师对于传统教学方式的观念。除此之外,教师更应自主进行拓展学习,通过书本或网络学习更多的方法。注重以引导教学为主,尽可能的提高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兴趣;教授期间以指导为主,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技巧,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意识;课后以督促为主,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例如:对于分组实验,教师就可将其改良为把小组进行奇偶数划分,奇数小组和偶数小组做不相同的实验,防止照抄现象的发生,每个小组每人分配明确任务,根据个人完成情况和整体实验结果进行综合评分,防止学生偷懒。
(二)实验过程中教师做好严格把关,防止意外发生。对于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化学实验,教师应在实验前就做好准备,做到危险性化学物品严格按照课程所需,定量提供给学生,避免由于危险物品数量或容量过多,学生控制不好使用量而发生意外。实验前教师应提醒学生物品的危险性,着重强调出现意外状况后会导致的结果以及给学生自身带来的危害,防止学生实验进行时粗心大意。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做到毫无松懈的对学生进行观察,特别是当学生操作到危险步骤时,更应给与提醒,进一步防止意外状况的发生,一旦意外出现,也能及时发现早作处理。
(三)进行引导式、启发式的教学,给学生更多空间发挥主观能动性。虽然化学实验存在一定的危险,但多数化学实验还是安全的。在进行安全性的实验时,教师就可运用引导式和启发式的方法,只给出实验标题和最终结果要求,让学生自己创作和编排一个实验过程,然后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实验。通过这种方法,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给了学生更大的空间去想象和创造。
总之,研读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可以获得以下结论:化学实验是化学的基础性学科,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能对知识有全面认识,因而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的着力点就应放到开放性实验上面,就此能够获悉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化学全面实验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林芳,郝轶鸣当前我国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学科教育,2007,(03):27-29.
[2]王苟寿兵.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08,(26):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