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交流

200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预测

发布时间:2004-05-28 作者:吴智勇 发布者:吴智勇 阅读 : 6452

04年福建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预测

张元幹(1091—1170?),字仲宗,号芦川居士,又号真隐山人,福建永福(今永泰)县人。他是南宋初期著名的爱国词人。在金兵南侵时,他为李纲幕府的僚属,从事抗金大业,不惜呕心沥血。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辞官还乡,但仍关注国事。他曾因作词送主战派李纲和胡铨,遭到秦桧的迫害,于绍兴二十一年(1151)下狱,被除名。但是,他那种坚持正义的斗争精神,震撼词坛,为世人所共仰。

石州慢

己酉秋,吴兴舟中。

雨急云飞,瞥然惊散,暮天凉月。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夜帆风驶,满湖烟水苍茫,菰蒲零乱秋声咽。梦断酒醒时,倚危樯清绝。

心折,长庚光怒,群盗纵横,逆胡猖獗。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两宫何处?塞垣只隔长江,唾壶空击悲歌缺。万里想龙沙,泣孤臣吴越。

注释:

危:高。樯:音墙,桅杆也。长庚:金星,亦称“太白”,主兵祸。胡:古泛称西北各族为胡。亦指来自彼方之物。南宋词中多指金人。挽天河:语出杜甫《洗兵马》诗“安得壮士挽天河,洗净革兵长不用”。塞垣:边疆界线。唾壶空击:谓壮志难酬。《世说新语》载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铁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老骥句,出自曹操《龟虽寿》。龙沙:《后汉书·班超传赞》曰“定远慷慨,专功西遐,坦步葱、雪,咫尺龙沙”。李贤注云“葱岭、雪山、白龙堆沙漠也”。后以指塞外沙漠之地。

吴越:江浙之地。

鉴赏题目:

1、词的上片由景及情、由景及人,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上片末两句写出了词人梦断酒醒后,孤独依偎在高耸桅杆旁边时的无比深沉的悲愁,请结合词下片的内容简要谈谈这悲愁的具体内涵。

解答:

1、词的上片通过对狂风骤雨后夜景的描写,塑造出了一个独醒者、一个梦断后找不到出路,心情无限彷徨苦闷的爱国志士形象。

2、这无比深沉的悲愁是由国事而起的。“长庚光怒”三句,写出了国事危急的严重局势, “心折”是为国事而伤悲。“欲挽”二句,大声疾呼,要用天河水来洗净中原地区人民惨遭屠杀的血污,反映了词人欲击退金兵,收复中原的壮志。“两宫何处”三句,进一步抒发作者伤时忧国的悲愤,抗金壮志难酬,报国无路的忧心如焚。末句以痛语作结,显得其爱国之情的悲切、深沉。

贺新郎  送胡邦衡谪新州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仓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极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说明:

这首词作于绍兴十二年(1142)七月。当时胡铨正在福州任威武军节度签判,由于秦桧再次策动谏官弹劾胡铨,胡铨被除名编管新州(今广东新兴)。张元干也正在福州。

注释:

底事:言何事。 昆仑倾砥柱二句:传说昆仑山有天柱,天柱崩则天塌;黄河中有砥柱,砥柱崩则黄水泛滥。此皆九州覆灭之灾也。 狐兔:谓荒凉无人也。  耿:音梗,①通“炯”,光明。②心情不安,悲伤。  恩怨相尔汝:语出韩愈《听颖师弹琴》“妮妮儿女语,恩怨相尔汝”,谓儿女亲昵之语也。 大白:酒杯。 金缕:即《金缕曲》,又名《贺新郎》。

鉴赏题目:

1、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_________词。

2、“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一句蕴涵了词人什么样复杂的思想情感?

3、请结合你学过的或看过的与本词同类别的诗词,自己选一个角度进行比较鉴赏。

解答:

1、送别。

2"天意从来高难问"表面是对老天高高在上意图难以揣测的责怪,实际上是对宋代最高统治者一再推行妥协投降政策,才酿成了这场民族的灾祸的指责。"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抒发了诗人的悲愤之情。随着时光的消失,南渡诸公的恢复大志已渐趋消沉,甚至忘记了国耻深仇的;而胡铨这位敢于坚持正义的忠直之士却遭到贬官,这是让人悲痛异常的。

或:这首词抒写了作者由于中原沦陷而产生的深悲巨痛。词中对投降派表示极大的愤怒,对爱国获罪的友人表示深刻的同情。

3、参考角度:

柳咏《雨霖铃》

1)  从写景与选择意象的角度比较;

2)  从表现手法上进行比较;

3)  从思想境界的角度进行比较:

柳词局限与男女个人缠绵的情感,境界小;张词伤今怀古,想的是国家兴亡的大事,将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感情,上升到与国家民族命运息息相关的高尚情操上。这就把一般的送别词提到爱国主义的思想高度上来,开创了送别词的新格局。

4)从词的风格角度进行比较

张词直抒胸臆却含蓄而又有很大启发性,具有乐观豪迈的色彩;柳词委婉含蓄,具有婉约细腻的风格。

 

刘克庄11871269),安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 以荫补官,后因《落梅》诗“讪谤”朝廷,罢职废多年。官至龙图阁学士。其诗属江湖派,宗尚晚唐。词则继承辛弃疾豪放作风,而更趋散文化、议论化,见称于世者多为感愤时世之作。有《后村长短句》。

卜算子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在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鉴赏题目:

1、“片片蝶衣轻”写是什么?

2、上片写“道是天公不惜花”,下片写“道是天公果惜花”,从这种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你能悟出诗人到底想要说些什么吗?

解答:

1、  像蝴蝶翅膀那样轻盈的花瓣。

2、  1)设问甚巧,所问的决不是无关宏旨的花花草草的小事。词人以花事为题要表明这样的哲理:岁岁花开,年年花落,花事的荣枯盛衰,一任大自然的客观运行,实无与乎“天公”的“惜花”与否。或)明是写惜花,实际上是用比兴的手法,委婉含蓄地表达词人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凄楚情怀。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