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公开

我校“建设学习型学校”有新举措

发布时间:2005-01-04 阅读 : 2978

    

 
南安市国光初级中学“建设学习型学校”的新举措
  
    ’ 一个对学习没有追求的组织,是一个没有希望的组织。“建设学习型学校”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市委“建设学习型城市”决定的具体表现;是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是学校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选择。新课程改革给学校和老师开辟了广阔空间,学校不再是“教育工厂”,而是“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再是陈旧课程的传声筒,而是“反思性实践者”。作为老师,只有加紧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养成学习习惯,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作为学校,要为教师学习创造条件提供支持。因此’我校“建设学习型学校”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⑴创立良好的学习环境。①学校将改变传统的学习机制,创立良好的、宽松的、有利于学校成员间及时沟通,交流、讨论的学习环境,形成个人自学与集体学习、短期培训与长效学习、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继续教育,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网络教育、自学考试、函授等学历教育,以及远程网络继续教育,努力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素养。③提供参与学校、学术团体、教研培训机构、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研讨多元化组织学习途径,不断完善有利于学校成员不断学习,随时学习的机制,形成校内成员不断学习、随时学习的机制和人人崇尚学习、热爱学习的良好风气。
   ’⑵建立有效的学习机制。①建立小组学习制度,各教研组要以备课组为单位建立学习小组,开展“实施新课程读书活动”,组织本组老师读教育名篇、名著。制定相应的学习制度并检查落实。学校规定每周五晚上为小组学习时间,每位老师应根据自己的专业水平,制定一份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包括发展目标、学习计划、学习内容、专业研究重点。学校将建立老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交流检查制度,每学期组织一次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交流,包括读书心得交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计划的落实。②完善校本教研制度,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是“周六研讨”和“校本研讨”,初一年老师要加强“周六研讨”,其他老师把重心转移到“校本研讨”,学校将加强校本教研的过程管理,注重实效。③建立反思性教学制度。要求教师要写教学日记、教育随笔、教学反思,逐步形成反思习惯,学校将开展教师“教育随笔”评比。④落实教学常规。学校已出台新课程环境下的《教学常规管理暂行办法》,新学年将加强过程的管理,逐项检查落实。⑤建立教师间积极的伙伴关系。通过结对帮扶,听课评课、即时研讨,达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新学年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应不少于20节,每次听课应写好听课记录,并写上评课意见,教务处要及时做好登记和检查工作。⑥建立好书推荐与交流制度。在每周的“校务信息”专辟“好书推介”栏,推介一批思想健康、教育性强、有助于更新教育观念和提升职业生活质量的好书新书,并在一定时间后组织交流,形成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的氛围。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