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专题

家长不诚信孩子难诚实

发布时间:2007-05-31 阅读 : 3825

         ’每个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诚实。因此,在孩子小时候,也没少给他们讲“狼来了”、“匹诺曹”的故事。然而,令人感到震惊的是,我们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诚信水平越来越低,高中生不如初中生,初中生不如小学生,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权威机构的调查结果。其实,每个人都不是天生就会说谎,后天的不良影响,才是诚信发生偏差的原因。令人遗憾的是,许多不良影响,恰恰来源于家长自身。’

  □本组文字:记者黄帆’

  案例’

  用心才能做好诚信教育’

  1’坚持原则还是信守承诺让我很为难’

  讲述人:曾先生(135****7788)’

  我和儿子的关系一直很融洽。可如今,孩子处处防范着我,我说什么,他都会用怀疑的眼光盯着我,一声不吭。’

  那是周三的一天下午,儿子放假。我下了班后,发现他不在家。傍晚6时,他大汗淋漓地回来了,告诉我他和几个要好的同学打乒乓球去了。由于儿子是做完作业后去打的球,我没有责怪他。’

  晚上,儿子让我在作业本上签字,要表明他下午在家里复习,没有外出。原来,次日老师要进行一次小考,要求学生不得外出,并要求家长签字证明。“我一定下不为例!”看着孩子真诚的小模样,我头一次对孩子的老师撒了谎。’

  第二天,左思右想,觉得该坚持的原则还是要坚持,我还是给孩子的班主任打了电话,向老师反映了实情,我希望这事能给孩子一个教训。当天,孩子放学后,脸色非常不好,我跟他说话,他也不理我。问多了,他就哭着和我吵开了,说他把几个好朋友都连累了,好朋友都不理他了。我一再强调这样做是为他好,但孩子却怎么也不理我了,一连几天都是这样。’

  就这样,我失去了孩子的信任,不知我要多久才能重新赢回来。’

  2’对孩子守信是最好的诚信’

  教育讲述人:王先生(138****0155)’

  女儿已经上高中了。与她接触过的老师和同学们都说,她为人可靠,特别值得信赖,答应了要为同学帮忙,她就看得比自己的事还认真,各科老师对她也非常信任。我认为这是她身上的优良品质之一。回想起来,这与我对她的“示范作用”有关。’

  在女儿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她在学校里拿了个作文一等奖。看到她把我的那点“文学细胞”发扬光大,我心里颇感欣慰。为了鼓励她,我奖给了她一个精装的日记本和一支钢笔。我说道:“不错,要是能拿一个更高的奖项,爸爸会给你一个更高的奖品。”女儿当时想了想后说:“那我要一双直排轮的旱冰鞋,我们好几个同学都有,可好玩咧!爸爸,您说话可要算数呀!”’

  在这不久,区里正好举办了一次小学生作文征文大赛。由于女儿的作文写得不错,学校就把她推举上去了。通过初赛和复赛,女儿写的一首小诗拿了个二等奖。’

  回家后,女儿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我,她真的跟我要起了旱冰鞋,但我早把这件事忘到脑后去了。女儿又提醒了几次,我要么推脱忙,要么敷衍她几句。女儿见没有了希望,她噘着小嘴哭道:“爸爸是骗子,爸爸是个大骗子!”’

  这件事对我的震动很大。我从小教育孩子要诚实,我自己也读过“曾子杀猪”的故事,然而,自己却违反了自己定的规矩。第二天,我放下所有的事,在街上跑了很多商店,才买到了一双旱冰鞋。跟女儿作了很多解释后,她最后还是原谅了我。’

  从此以后,我不轻易答应女儿的要求。一旦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她作出的承诺,我一定会想尽办法使其兑现。这样一来,我的威信也树立起来了。潜移默化中,这对培养女儿诚信做人的品质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调查’

  孩子不诚实’家长往往是坏榜样’

  在家庭教育中,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自己最重视的就是孩子的诚信问题,一发现孩子有说谎的苗头,就赶紧纠正。可即使是这样,还是不能杜绝孩子撒谎,有些孩子还学会了阳奉阴违的坏习惯。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孩子不诚实,往往有家长做坏榜样。’

  1’过半孩子觉得家长不守信’

  你的父母守信用吗?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泉州部分小学生和初中生。结果发现,在记者随机访问的30名学生中,超过一半的学生反映,家长有失信行为。’

  这些学生反映的家长失信行为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家长和孩子的约定没有完成。晋光小学五年级学生小林说:“我妈总是说话不算数。我想要一套漫画书《名侦探柯南》,恳求妈妈给我买一套,她当时答应了,但后来妈妈好像将这件事忘记了,闭口不提,我催她,她就说学习要紧,现在还没给我买。”’

  另一名初中女生小刘则反映:“我妈妈特爱出尔反尔。有一次,我平时最拿手的数学没考好,就骗妈妈说成绩还没出来。后来她得知成绩已经公布了,就追问我怎么回事。我死活不愿意告诉她分数。妈妈许诺说,即使考得不好,也不责怪我。冲着这份承诺,我把自己的分数告诉了她,没想到妈妈的脸色立即“晴转阴”,还打了我一顿。后来妈妈总是告诫我,考试后一定要把成绩告诉她,不要瞒她。可我不相信她的话了。”’

  第二类情况是家长在自己的社会交往中,出现不诚实的行为,被孩子发觉。一个孩子说,有一次在家,有人打手机给他爸爸,说要来家里拜访他。可他爸爸回答:“不好意思,我正在外面忙。”孩子觉得很纳闷,爸爸不是明明在家里吗?’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部分家长没把对孩子的承诺当回事,把陪孩子逛街,买他们需要的东西,列为可以失信的小事,“我连答应带他去旅游都去了,给他买MP3也买了,这些小事算什么?”以至于连失信后很多父母根本“想不起来”。对于年龄更小的孩子,更多的家长把对孩子的承诺看作是哄孩子的必要手段,从来没有考虑过履行。’

  2’老师叹:学校教半天,一回家就归零’

  对于孩子说谎的问题。许多老师也感到很无奈。鲤城区实小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以前孩子们说的谎话还能一眼看穿,如果没有什么大碍,也就不和他们计较了,但是现在“越来越觉得,很难辨别孩子所说话的真假”。晋光小学一位班主任老师说:“有的孩子说谎话从来不费力气,说真话反而要动动脑筋。”’

  老师们说,在学校,老师没少教育孩子们要诚实守信,可是孩子们一回家就在不经意间给带坏了。有位老师给记者发来电子邮件,诉说他遭遇的一件事:’

  去年,他带一年级的学生,有一次他给学生布置作业,是一个简单的统计题,让每个学生询问身边的同学: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喜欢,然后把统计结果写在作业本上。有位家长回家后,看了眼题目后说:“都这么晚了还怎么去问同学,你就编几个数吧。”在家长的引导下,这个同学顺利地完成作业。但是,自己编的和实际去问的毕竟不一样。作业交上来,还是被老师发觉了。家长的初衷可能是帮助孩子完成作业,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从“编数”到“骗人”可能只有一步之遥。’

  另外,不少老师认为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缺乏变通,例如孩子提前完成了你布置的习题,但你看练习时间还没有到,又给孩子增加额外的习题。一方面孩子容易养成磨蹭的习惯,另一方面,家长也在失信于孩子,本来说好了要做的事情,孩子守信完成了,你却破坏了约定,孩子当然无力反抗,但在孩子心中,家长的信誉度会慢慢降低,他也不喜欢听你的话了。”’

  3’罚得太狠孩子也会被迫说谎’

  在一般情况下,孩子说谎会被认为他们没有认清自己的错误、没有悔改的意识,再加上说谎等于犯了两次错误。可是尽管每一个曾说过谎的孩子都知道说谎是个坏习惯,而且父母、老师都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过无数次教育,但为什么孩子们仍会选择“明知故犯”?’

  记者调查时,大多数孩子表示,说谎只是他们的无奈之举。孩子们说,选择说谎是因为做错事后害怕家长或老师责骂、惩罚他们。三年级学生李家巍说:“我以前也说过谎,那是因为我很害怕被父母打骂。每次如果我做的事情他们不满意或者成绩不太理想,我爸经常会打我,我妈唠叨得没完没了,简直让人受不了,所以有时候测验没考好,我就把卷子藏起来,不告诉家长有测验。”’

  此外,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部分孩子选择说谎,是由于自己不小心犯错怕惹家长和老师生气,担心他们的身体和心情。一名小学生说:“有时我说谎,主要是不想让父母为我的过失而担心,也不想惹老师生气。”还有一部分孩子则认为,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父母管得过严,例如剥夺他们玩的时间、限制他们交朋友和自己支配小额零用钱等,说谎只是他们与父母斗智斗勇的战略手段。平时遇到很多事情,他们都没办法说服父母,也不可能与父母通过平等的沟通来解决问题,想要达到自己的目的,惟一的办法就是用说谎来避开与父母的正面“交锋”。说谎实际上是他们无奈之下的“被迫”选择。’

  支招’

  撒谎未必就是坏孩子’

  分清谎言的性质才能正确纠正当发现小孩子“说谎”,父母总会很懊恼及难以接受。因为在父母的认知里,说谎就是“坏孩子”的具体表现。但是专家提醒,面对小孩子说谎的情形时,先不要急着处罚小孩,不妨静下心来仔细想想看孩子为什么会说谎?实际上,多数孩子说谎并不是他人格的缺失,而是行为上的错误。’

  1’弄清为什么“童言有假”’

  通常孩子到了三四岁,就会有说谎的行为发生,这也是孩子发展过程中的特有现象。然而,孩子说谎的动机,并不如成人想像的那样,说谎对年幼的孩子来说只是在编造一个故事、一个梦想,或为了达成心中的愿望。父母应懂得分辨孩子说谎的性质和动机。一般来说,会导致孩子说谎是多方面的原因,但归纳起来,孩子的谎言不外乎有以下三种情况发生:’

  第一种是敌意性的谎言。例如说,有一个小孩子觉得妈妈比较疼爱他的妹妹,于是就故意做一些坏事,再告诉妈妈是妹妹做的,希望妹妹被骂,像这类的就是敌意性的谎言。’

  第二种是防卫性的谎言。比如孩子考试考不好,讲出来怕会被打,于是就骗父母成绩单还没发,然后自己在成绩单上签名;或者自己不小心打破玻璃杯,害怕被责骂而找一些理由或推托是别人弄破的,这都是防卫性的谎言。通常孩子在闯祸或做错事情以后,不仅担心受罚且内心充满压力,以致心理产生恐惧而诱发他说谎,这也是孩子说谎的最大原因之一。’

  第三是补偿性的谎言。有的小孩会因为羡慕同学带新玩具、小汽车到学校,所以就跟大家说:“我妈妈要去美国帮我买很多的洋娃娃,比你们的还要好。”有时候孩子也会为了争取同伴的好感,常常自我夸张,这些都属于补偿性的谎言。’

  其实孩子欺骗他人的行为往往不是目的,反而是说谎的背后,可能藏着一颗恐惧或希望受到重视的心。所以一旦小孩子说了谎,父母亲必须先冷静面对他说谎的事实,然后进行客观的处理,千万别把情绪加在孩子身上,这会造成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

  2’沟通是解决孩子撒谎的关键’

  有关专家指出,家庭的诚信教育是非常复杂课题,每个父母面临的情况也不尽相同。不过,一个善于沟通的父母往往比较容易取得成功。’

  父母在处理小孩说谎话时,首先要认清其原因。假如孩子是为了逃避某些事情,则需要先针对他不喜欢些什么,例如:他担心功课做不好,父母可以用奖励的方法,赞美孩子做得好的部分;或是改变学习活动让做功课变成是一件快乐的事,帮助孩子渐渐喜欢并面对它,就不用以说谎来逃避课业。父母要了解孩子的需要,订立更实际的规则;假如是孩子可以做得到且愿意做的,他自然不用说谎了。’

  许多孩子犯了错误,预测父母可能会有负面的反应,于是便用说谎来逃避。所以父母要运用奖赏与鼓励的方式,去诱使孩子说出实话,避免孩子一错再错或需要用更大的谎言来掩饰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如果孩子说出实情,父母一定要遵守诺言不给予处罚,反而赞赏他勇于认错的行为,让孩子明白父母对他的重视。’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影响也很大,若父母不能有一个诚实的榜样,实在很难说服孩子要诚实。因此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好榜样,不要不经意地在孩子面前说出做不到的承诺或骗人的话,孩子便可从中学习到好的行为。’

  编后:爱心耐心智慧一个都不能少’

  这个策划于儿童节前夕的系列报道到本期就结束了。在过去的半个月时间里,许多热心家长、老师和本刊编辑部进行密切交流,提供大量生动的素材和富有真知灼见的观点,我们深表感谢。’

  家庭则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就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伴随着孩子一生的终身教育,其特有的天然性、亲子沟通的情感性、潜移默化的渗透性,都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身心成长。’

  希望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是广大家长共同的愿望,但如何做好“第一任老师”,许多家长还不甚明了。在当今浮躁的社会风气熏染下,有的家长重智轻德,重知轻能,对孩子过分溺爱或期望值过高,全然不顾孩子个性,更不重视对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培养;有的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式,信奉“棒打出孝子”的陈旧观念,或采取“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放任态度,家庭教育的盲目性、随意性很大;也有的家长乐于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物欲,使孩子不懂得靠自己的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缺少独立生存的思想准备和战胜艰难险阻的能力;还有的家长不重视自身品德修养,道德失范,缺乏诚信,给孩子带来恶劣影响。’

  高尔基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母鸡都会,重要的是如何教育他们。”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只有兼备了爱心耐心智慧的家长,才能很好地完成这一复杂的工程。我们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为他们的孩子带来一个美好的未来。

                                                                    ’来自<泉州晚报>  ’07\5\31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