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汇总

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不断发展

发布时间:2005-06-17 阅读 : 2869

    执政能力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一项根建设。我们党执政55年来,在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长期实践中,力求探索符合工人阶级执政党特点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执政成就,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
   ’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的第代领导集体对执政规律的探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和教训。在即将全面取得政权之际,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3月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两个“务必”,他还强调“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经济工作”。从作风和本领两个方面向全党提出接受执政考验的问题。建国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取得伟大的胜利,对于整顿党纪以及保持良好的党风和社会风气,都起了伟大的作用。党的一大对执政党的领导和建设经验作了初步正确总结,制定了一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1962年,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不论党内党外,都要有充分的民主生活。这一时期,我们党明确回答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的一切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要坚持一切为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在执政党自身建设问题上,强调从思想上建设党,全党要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在权力监督和制约规律的探索上,提出了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探索了党政的监督、群众的监督、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三个监督渠道。
   ’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探索是革命胜利后不久的一段时间内进行的,无论在思维方式、施政行为上,还在执政理念上都打上了革命的烙印。特别是执政后工作重心的错位,使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教育文化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长期徘徊不前,一次又一次政治运动削弱了党的凝聚力,从而危及了党的执政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深刻总结了历史经验,结合执政党的特点,做出了一系列影响中国命运的重大历史性,战略性决策。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讨论和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发表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从制度上建设党的问题,明确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进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形成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邓小平还提出了“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听善于领导”问题,多次强调了“发展才是硬道理”。他在晚年对党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进行了深刻阐述,提出了许多非常重要的思想,如解决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要警惕右,但主要防止“左”,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官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所有这些都表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经历几番艰难曲折之后,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明显提高,突出表现在:执政职能更加明确,即集中精力领导经济建设,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同心协力,围绕经济建设开展工作;执政方式更趋现代化,从以党为代政、党政不分到主张党政职能分开,从依靠思想道德教育和革命运动手段执政到主要靠制度、法律执政;执政主体建设向法制化、民主化、科学化发展。
   ’十三届四全会以后,国际国内环境都有了很大变化。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 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率领全国人民创造了新的辉煌业绩,充分展示了继往开来的领导才能和党的进一步成熟。1989年12月,江泽民在中央有关部门举办的党建理论研究班上就指出:“我们党是执政的党,党的领导要通过执政来体现,我们必须强化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本领”。他还多次强调要大力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实现领导方式和方法的创新。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经过长期的思考,江泽民同志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在执政实践中对经济建设规律、文化建设规律和政治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和自觉反映。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抓住了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切入点。党的十六大规划了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在党代会的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求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学科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总揽全局五种能力。
   ’十六大之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问题。在十六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和其他重要会议上,胡锦涛多次就此进行重要论述。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领导和建设大思路上的一脉相承,也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建工作思路上的重要创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要求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要求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举求真务实之风,同时,以颁布实施两个《条例》为契机,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的纪律,建党83周年前夕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提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执政理念、基础、方略、体制、方式、资源等主要方面。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胡锦涛发表了重要的讲话,提出了执政能力还包括执政环境的问题,表明了我们党对执政能力建设认识的不断深化。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专门研究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必将成为中国共产党向新胜利的新起点。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深刻阐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总结了55年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纲领。《决定》第一次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作为执政党建设的目标之一,鲜明地提到全党面前,并由此提出一系列改革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新思想、新举措、新要求,表明了我们党对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这个重大战略课题的认识和探索,正在达到新的境界。《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新时期要重点加强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五个能力的建设,是对党的整体执政能力的全面阐述,是建设伟大事业、推进伟大工程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保证。《决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二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是党执政目标的新要求。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