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汇总

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三点意见

发布时间:2006-04-04 阅读 : 3312

    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三点意见

    ’今年全国“两会”,胡锦涛总书记3月4日在全国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提出,要引导青少年树立“八个为荣、八为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国各行各界引起高度关注。我认为,“八荣八耻”的提出,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仁、义、礼、智、信”传统美德和我党的优良作风,对于反对抵制一切社会丑恶现象、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我们教师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人民教师担负着在实践中帮助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广大青少年生动的道德实践,成为他们生活方式的重任。因而,教师本身应加强师德修养,践行“八个为荣、八为为耻”。同时,学校和教师要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出发,教育广大青少年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养成“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可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德,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怎样学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呢?
    ’一是要发挥课堂教学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针对青少年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教学内容,特别是在语文、政治、历史课中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同时,结合校本课程的开发,开办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涵盖中国历史、文化、道德等内容的专题讲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努力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二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体系。“八荣八耻”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对“仁、义、礼、智、信”传统“五常”中进步道德观的继承发展,在传统道德渐渐被忽视而物欲享乐主义有所抬头的今天,“八荣八耻”有助于重新唤起公民的道德良心,回归民族的传统,重建人的健康精神良园。因而,当前学校德育工作要围绕“八荣八耻”开展活动,要在班团队活动、学生生活指导、社会实践教育环节中渗透荣辱观。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客观要求内化为青少年学生的自觉行为。
     ’三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校园文化建设对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形成优良的教风、学风、校风,在环境建设上、氛围营造上、活动载体上下功夫,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行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使自我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如果一个人在小的时候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荣是耻,那么很难有一个正确的是非标准。全校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荣辱观对青少年树立正确世界观的重要性,学习它,宣传它,贯彻它,让我们的每一个学生从小就能明辨是非、分清善恶、识别美丑、知荣知耻。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