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能力是人的一项基本能力和重要素质。一个人必须以提高学习能力为基础,才可以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课程改革实验只有不断提高实验教师的学习能力,才会更加健康发展,更有生命力。为此,我校积极引导每位教师把学习当作一种神圣职责、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终身追求,作为自觉的、经常性的、不间断的任务。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学以明志,学以立德,学以增智。鼓励教师争做学习型教师、科研型教师,致力推动学习型学校的建设。 一、引导教师切实端正学习态度 ’我们在推动创建学习型学校过程中,发现目前我校教师对待学习态度还不够端正,表现在思想认识上,主要有三种误区:一是认为“工作太忙,很难挤出时间学习”。其实,学习与工作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二者不是非此即彼、互不相容关系,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掌握科学知识,不仅不会耽误和影响工作,还会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二是认为“自己有高学历,不用怎么学也能应付过去”。这是一种比较盲目的优越感。有高学历固然是一种优势,但如果满足现状,就此站住,那就不可避免要落伍,甚至被淘汰。因为我们所处的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和技术层出不穷,学过的知识不及时更新,就会很快过时。在这个科技一日千里的时代,在课程改革面前,在学习问题上,谁都没有资格说大话。三是认为“拿起书来就是学习”,表面上在学习,但学习的目的性、计划性不强。 ’学校指出教师普遍存在的错误认识之后,引导教师务必要端正学习态度,走出误区,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力求带着情感、带着实践的要求、带者改革碰到的问题去学,力求学得主动、认真、深入。 ’ 二、引导教师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我们告诉教师,学习使人聪明文明,使人高尚完美,使人全面发展,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师要树立学习为本、终身学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新理念。 我们引导教师认识到:学习为本、终身学习既是世界上日益深入人心的生活理念,也是中华民族流传久远的尚学思想精华。这一理念既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尺度,也是教师职业生活质量水平的标志。一名教师,如果只埋头工作而忽视学习,即使有敬业精神和干好工作的良好愿望,工作也难以上台阶,个人的成长进步也会受影响。每位教师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使学习与工作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才能使工作更富有活力和创造力。 三、引导教师注重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我们发现,对教师而言,提高学习能力,重要的是提高吸取新知识采集新信息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指导教学的能力。 为此,我校再三要求教师在学习中多积累,多思考,敢于实践,学以致用。倡导教师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培养思考的能力,对改革中的问题,进行理性思维和科学回答,形成新的想法、思路,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教学的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