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广场

转发:《南安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心理主题班会设计方案征集评选活动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5-04-07 阅读 : 2886

 
 
 
 
南安市教育局文件
南教政〔2015〕12号
 
南安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心理主题班会
设计方案征集评选活动的通知
 
各中学、中心小学、市直学校、民办学校:
心理主题班会是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班主任等德育工作者进行班集体心理建设和自身专业成长的重要抓手。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德育师资队伍的专业能力和实操技能,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库,促进我市中小学德育与心理主题教育相结合的研究、实践与经验交流,经研究,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中小学心理主题班会设计方案征集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加对象
全市各中小学的班主任、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等德育工作者。
二、设计主题
以学生心理健康为主要内容,不同班级、年级可根据人际交往、学习压力、情感等问题自拟主题,如适应新环境、自我保护、挫折教育、生涯规划、人际交往、网络成瘾、学会沟通、家庭关系、尊重他人、激发学习动力、做时间的主人、正确看待考试、如何保持心理健康、情绪控制、认识自己、悦纳自己等。
三、设计要求
  1.设计方案应以主题班会课形式,针对各学段学生身心特点,家庭、社会德育热点,并结合班级特点进行合理设计,力求科学性、实效性和艺术性。
2.设计方案封面体现“题目”、“教师姓名”、“所在学校”和“联系电话”。正文从第二页开始,由“活动背景、活动目的、活动准备、活动流程、活动效果、活动反思”等部分组成。
(1)活动背景:阐述班会主题提炼的过程,包括本校、本班学生思想、心理、生活及行为上的具体情况与班会主题的联系等内容。
(2)活动目的:简要阐明预设性的教育效果,包括两类目标,一是思想或体验感悟目标,二是行为改变目标。
(3)活动准备:说明班会前期所做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开展的调查、组织的活动、所需的资料等。
(4)活动流程:详细描述班会的教育环节、步骤和形式,要求环节清晰、观点正确,必须要有学生的参与、体验或感悟等活动环节。
(5)活动效果:简要说明班会的教育效果、巩固班会效果的后续活动安排等。
(6)教育反思:叙述本次班会课的成功与不足以及在班会中具体生成的学生成长与班级管理智慧。
3.设计方案要求原创,内容素材可适当借鉴引用,但不得抄袭,一经发现,将取消参评资格。已在南安市以上(含)发表、获奖的不再选送参评。 
四、报送方式及评选办法
每校可最多推荐2篇作品参评,省级课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成员每人至少报送1篇参评,参评材料于4月20日前报送至市教育局政教科。电子文稿采用word格式,以“XX学校+心理主题班会设计”为标题,统一发送至邮箱:86367835@163.com,联系电话:86367835,联系人:李老师。
市教育局将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进行评审,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篇,一等奖获得者将另行组织现场教学观摩活动。内容突出本地本校特色,结合本地本校学生思想上、行为上实际存在的问题,现实性、可操作性、创新性较强的方案优先入围。 
 
 
南安市教育局
                         2015年4月1日
 
 

南安市教育局办公室  
   2015年4月1日印发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