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

国光初级中学历史组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8-11-30 阅读 : 1654

    11月29日星期四上午第二节,历史教研组例会在新华楼教务处小会议室如期召开,会议由组长黄宝清老师主持,本次例会三个年段备课组老师齐聚一堂。
    会议首先由李霞莲老师作主题中心发言,主要围绕着“如何教好历史,考出好成绩”这个议题展开讨论,与会老师踊跃发言,纷纷向秀亮老师、夏莲老师、育红老师取经,而三位老师也向大家分享了她们的作法。大家一致认为:作为老师不仅要会学,更要会教;专任老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外,更重要的是如何把这些知识、技能转化为学生所有。在这点上秀亮老师落实得比较到位。
    接着霞莲老师分享了自己读书片断感悟。
   【李霞莲老师】分享了笔名“关心则乱”撰写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部小说,作者通过查阅大量历史文化资料并结合自己的认知理解,创造了一个所谓的靠近明清社会生活形态的封建宗法制社会。作者经常在每篇文的后记或文中表达了自己对古代社会诸多理解,有的可以说水平还不错,作为爱好者来说这种程度完全及格了。
    做为一篇网络流传甚广,还被改编为连续剧的小说,做为一名历史老师我也阅读,贴近学生与家长的生活实际。如小说写道“自古以来王爷或藩镇造反,打的都是‘清君侧’的幌子。……一般只有农民起义才会直接攻击皇帝是坏蛋,例如张角同学著名的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如果是臣属藩王造反的话,即使厉害如中断盛唐事业的安禄山,也不敢说都是李隆基的错,只能说老杨家好坏呀好坏,荔枝老贵的,还拼命的吃,劳苦大众们,咱们一道去打奸臣吧,于是安史之乱了。”在这一段文字里涉及西汉“七国叛乱”,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唐朝安史之乱,对叛乱造反理由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评论,十分接地气。但是用的是文学语言,不是历史语言来表述。在历史考试的时候经常学生运用文学语言来作答,比如评价唐太宗,历史语言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而学生就回答“一个好皇帝”。所以让学生学会甄别文学作品与史实的区别,提高历史核心素养是今后教学必须探讨实践的课题。
    【感悟】
    史料是指存储着有关历史信息的资料,是我们发现历史,解释历史的依据。
    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将历史史料分为三大类——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
    ①文献史料:包括历史记录、历史著作、文书档案、日记、传记、报刊、谱牒、私人信件。
    ②实物史料:包括生产工具、生活资料和历史事件的遗迹。
    ③口述史料:包括回忆录、调查记录、故事、传说和文艺作品。
    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史料还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
    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例如化石、文物、碑文、陪葬品、当时的照片、报纸,当时人的口述。
    例如俑是陪葬品,是当时当事的实物史料,属于第一手史料。
第二手史料: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做的研究及诠释。(间接)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为史学研究的史料来对待,但是必须谨慎使用。
建议: 老师要多读专业书刊   才能实现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我们这些年来教师培训的关键词之一,也是国际上教师教育改革的方向。所谓教师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在这个职业生涯中,通过终身的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现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也就是说,教师从一个“普通人”到“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
    当然,教师的专业发展涉及方方面面,但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教师的“专业品质”,即教师要精通自己所教学科专业知识。精通学科知识应该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关键的要素。教师的学科知识,体现了教师的专业性和学术性。这就要求教师不仅精通自己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价值、过程及整个知识框架,还有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的趋势。这些东西不是靠教师读课本、抄教参能够得到的,而是需要教长期坚持不断地阅读学科的专业期刊,培养出来。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专业的阅读促进专业成长,专业成长需要专业的阅读。既然读书有这么多好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读书?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