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金岳霖先生》说课稿

发布时间:2006-10-25 作者:黄汉宗 发布者:李宝尚 阅读 : 9248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这是第三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且是一篇自读课,适合让学生自主探究。本单元学习写人记事的散文。这些散文所描写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作者描摹他们的音容笑貌,叙述他们的行为事迹,字里行间融入真挚的情感和时刻的感悟。这些文章可以帮助我们增长见闻,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金岳霖先生》的作者选取几个典型事例充分表现人物个性,同时运用记人的多种表现手法,如细节描写、外貌描写、等,从各个方面刻画出一位率真活泼、睿智善良、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2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欣赏文章中富有趣味性的写人记事的特点。

    2.品味本文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风格。

    二、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对西南联大校风的探究,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人方法(细节描写)。

    三、德育渗透目标

    学习金岳霖先生待人真诚、坦荡、特立独行的品格。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人方法(细节)。

 

2. 归纳人物的性格特征,把握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文虽说语言风趣而又带情感地刻画出了金岳霖先生的个性,但要让学生有深切体会必须细细品读,抓住细节分析文章。所以我确定本节课教法和学法为文本研习、自读探究。想先让学生默读感知人物形象,再圈点筛选主要段落语句,结合课后练习一进行讨论评析,了解金岳霖先生的有趣、重情及其性格特征。然后展示例文,进一步加深对细节描写的认识,最后让学生当堂进行口头作文,体会细节描写的好处。讲授结束后,让学生回去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记一位班级熟悉的同学。写好以后我们可以不说出被写同学的姓名,请别的同学猜猜写的是谁。教师只起一个导读和归纳总结的作用。本文安排一课时。 

三.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1演讲是请一位同学读一段有关细节描写的文章,如朱自清《背影》,再从两则富有对比的猜谜材料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请同学谈谈看到题目后会想到什么。

.2.同学们大多喜欢了解有关老师的事情,接着请他们谈谈作者汪曾祺的一些主要作品及作者和金岳霖先生的关系。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板书课题,目的是训练学生文字书写。
(二) 新课:

1
.课件展示国立西南联大有关图片,帮助学生了解背景。.

2文本研习:
.
⑴、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第一段总领全文,其中有个句子是全文的核心句,这核心句中有个词是全文的文眼, .找出来?
  
明确:
   “
西南联大有很多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文眼是:有趣。
  
、金岳霖先生是如何有趣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体现先生有趣之处!
  
明确:
  
*样子有点怪——让人莞尔
  
*提问方式别出心裁——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
  
*幽默的答问——以希奇古怪的问题回答希奇古怪的提问
  
*枯燥的学问——他觉得好玩
  
*对话式教学——像苏格拉底一样,兴之所至、自由随意
  
*讲座时停下来捉跳蚤把玩——不拘小节大有六朝名士扪虱而谈的饿遗风。
  
*他和云南斗鸡同桌用餐和教授的孩子比试水果的大小——孩子气十足,充满了赤子之心、童心未泯。
  
小结:这个学术上聪明过人,在现实生活中,确是个让人发笑,率真可爱,不拘小节,自由随意,孩子气十足充满了赤子之心的有趣的金先生正是因为特别的率真。
  
有趣是金先生的主要特色,在其身上,还有重情的一面,试作分析。

3.研读探究

⑴、文本中有许多细节描写都表现了金岳霖先生的真性情,你最欣赏的是哪一个细节描写?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

如:捉跳蚤  和斗鸡同桌吃饭 (展示漫画)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观点,要适时点拨,引导学生重点欣赏上面这两个细节。

 “捉跳蚤”,“和斗鸡同桌吃饭”这两个细节写出了金岳霖先生非常有趣的老顽童形象。但金岳霖先生受人们的尊敬仅仅是因为他有趣吗?文本中有没有哪个细节表现了金岳霖先生另外一面,读了以后让你感动,让你慨叹?

⑵、学生自由讨论: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写活一个人物?

 

课件展示一段例文,讨论归纳:一要真实,要符合生活实际;二要有选择,为表现中心服务;三要新颖,切忌一般化。

 

意图:通过学生的交流赏析,使他们认识到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来源于对人物个性化特点的刻画,而个性化特点的刻画有来源于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可以是对一种特定情节下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的描写。所有的这些描写又来源于平常认真的观察和用心的体会。要让学生记住: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细节就是品味,细节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深度。

 

4、课堂演练:

同学们上学多年,一定遇见过许多老师同学,他们一定有许多有趣的、有特点的、让人发笑的言行举止。当堂讲讲。

 

5、作业

1、从文章中可以看到当时西南联大怎样的校风、学风?

意图:养成深入探究文本的习惯,不断提高散文阅读能力。

2、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记一位班级熟悉的同学。写好以后我们可以不说出被写同学的姓名,请别的同学猜猜写的是谁。

意图:希望同学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方法,通过细节描写刻画身边的人,同时通过交流也能使同学在平时更能很好的去观察生活。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