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第8课《渐进的制度创新》说课稿
课标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1、通过对英国制度创新发展进程的学习,初步了解掌握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是如何逐渐取代君主专制的,认识代议制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2、通过对英国近代民主政治体制特点的理解,认识历史传统对近代民主政治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的深刻影响。
学生分析---初中学生已经学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内容,在此不必多讲,本课
教材分析----第二单元介绍的古代雅典、罗马的民主共和体制,为本课所介绍的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共和政体的产生提供了历史的营养。本课
重点难点----重点《权利法案》
难点 理
教学方式---通过教师营造情景,引导学生分析探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阅读 “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 的内容,共同解决下面问题:
1 《大宪章》这个文件是什么矛盾斗争的产物?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从中看出英王的权力发展趋势是如何的?王权与以贵族为代表的民权。保护贵族权利,限制王权。王权不断受到限制。
2 英国议会是在什么背景下形成的?在王权与以贵族为代表的民权斗争的背景下逐渐形成的。
3 到了17世纪初期,这对矛盾又产生了什么新的斗争?最终导致了什么事件的发生?英王宣称“君权神授”、议会权力来自国王;议会坚持大宪章、限制王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
4 什么事件最终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主权之争?其结果、影响是怎样的?“光荣革命”(1688年)。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王权受制,建立君主立宪政体。集体统治,人治转向法治,长期稳定发展。
思考:
《权利法案》吸取了《大宪章》的什么思想?
用法律限制王权、征税必须经过议会的批准、保证议会各项“自由”权利等。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大宪章》
2、议会制度的创立 创立:13世纪中期 变化: 新航路开辟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控制议会 作用:对王权有着限制性的作用王权受到一定的约束;几个世纪后,其中的封建贵族权利演化为普遍的宪法权利。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议会)和王权间矛盾的激化的结果经过半个世纪的斗争,最终以“光荣革命”的形式完成了革命的任务。
4、1689年《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王权,约束国王的作为 ,限制国王的权力,
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议会所拥有的“自由”。
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发展
1、概念:责任内阁制指内阁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名义上对国王而实际上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
2、形成和特点:国王退出内阁 内阁权力增大 首相掌握内阁权力,协调各部门工作 责任内阁制形成(标志:18世纪前期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
特点:
①国王是国家元首,但统而不治
②首相拥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是事实上的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③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3、发展:两党政治的形成、.议会改革:
课堂活动(多媒体)-------利用伊拉克战争的事例创设情景让学生参与活动
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
A 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B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为此而撤兵?
为什么?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C 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
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之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国王、议会、政府之间的关系。
三、英国近代以来的政治制度的特点
1、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其中心是责任内阁制
2、整个政治制度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
练习:
1、《大宪章》被视为 “英国自由的奠基石 ”、
英国的第一部“ 宪法 ”。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对。它限制了君主的权力,保障了以贵族为代表的民权自由,后来逐步发展成为普遍的宪法权利。
2、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
A 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B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为此而撤兵?
为什么?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C 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
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