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06-10-30 作者:李志强 发布者:李宝尚 阅读 : 13455

  教学依据:

本框题教学内容是依据课程标准2.4规定的“解析银行存款行为,解释利润、利息的回报形式”

本框题包括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两个目题。第一目讲“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本部分内容包括储蓄的含义、利息、利率、储蓄的分类、储蓄投资的特点等,比较贴近形学生的生活实际。第二目“我国的商业银行”,自然地承接上一目,介绍吸收存款最多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并重点介绍了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及简单介绍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学生就是消费者,也有可能是储蓄者,但是,大多数学生对储蓄存款还比较陌生,特别是涉及到的一些专业术语。学生与银行接触的更少,但学生对自己生活中常见的银行比较感兴趣,有助于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识记储蓄存款的含义、分类及特点;利息的计算方法;利率的含义;商业银行的含义及主要业务;理解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运用所学的,根据储蓄的特点,安排家庭的投资计划。

能力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为家庭投资提出建设性意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便捷的投资方式──储蓄存款,形成储蓄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积极参加各种投资活动,不仅有利于个人,也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

  教学的重、难点

1、储蓄存款的收益及利息的计算

2、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活知识,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能够通过经济现象形成一定的规律性的知识,但是还不能上升到一定高度。学生通过前面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的学习,初步懂得怎样的消费才是合理而科学的,同时通过对第二单元投资与创业的前两课的学习,也初步了解有关生产与经营的关系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但对于如何进行投资与创业还欠缺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探索。

  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我用两张图片:一张往储蓄罐里存钱及一大堆钞票来设置导入存款储蓄新课。 通过这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政治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接下来多媒体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存款总量增加图表并设问:(1)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2)人民为什么要把钱存入储蓄结构呢?引导学生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5分钟),最后再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归纳总结,指出目前居民储蓄的目的是:安全、方便、教育储备、养老、买大宗商品(房子、汽车)……

2 讲授新课

(一)、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多媒体显示

阅读教材P52--53并思考:(3分钟)

1)什么是储蓄存款?

2)我国的储蓄机构有哪些?

3)居民储蓄的收益是什么?怎样计算的?

4)我国储蓄的分类?

思考后接下来进行讲解:

1储蓄存款的含义: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存单作可以支取存款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强调居民的存款必须是合法拥有的)

2)我国的储蓄机构

主要有:商业银行  信用合作社  邮政企业等(讲解时给学生介绍最近我们南安市的信用合作社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革,改为农村合作银行。)

3)居民储蓄的收益(唯一):存款利息

利息的含义:人们储蓄存款获得的一部分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

思考:利息的多少与什么有关系?

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利息率。

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提问现在市场利率,课前已布置学生去银行或上网去调查了解)

   知道利率后要求学生试着学计算利息,例题: 李大妈200610月存入20 000元,定期二年,按照年利率3.06%的利率计算:

二年到期后的利息总额是多少?

      20000×3.06%×21224()

所有利息是否都能拿到手?可得利息是多少?

12241224×20%979.2()

(注意:20%作为税收上缴国家)

4)储蓄种类(形式):活期与定期(最常用形式:整存整取)

并要求学生议一议:比较定期与活期存款的异同。(提问并归纳)

不同点:流动性  收益性 风险性

共同特点:低风险、低收益,安全  方便  快捷.

(过渡):多媒体显示我国四大商业银行的标志并提问

  ①你知道这些标志吗?

  ②你所在的地区有没有这些标志?

(二)、我国的商业银行

阅读教材P54--55并思考:(5分钟)

1)商业银行是企业吗?

2)商业银行业务中哪个是基础业务?为什么这个业务是基础呢?

3)贷款业务是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银行利润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4)贷款业务是主要利润来源,银行是不是放贷越多越好?

接下来进行讲解:

1)商业银行的含义: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从商业银行的含义我们可以得出它是企业。接着列举了目前我国商行的一些收费项目及标准,及我国最大的四个商行都已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名单来进一步说明它是企业。

2  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

存款业务:基础业务(想一想:为什么把存款业务作为基础业务?)

引导学生思考:商业银行吸收的的存款主要来源?

一是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

二是企事业等单位的存款。

贷款业务:主体业务

结算业务

3 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

利润=贷款利息-存款利息-银行费用(其它利润来源:结算服务费及其它服务费)

4)贷款业务是主要利润来源,银行是不是放贷越多越好?

不是,贷款是应坚持一定的原则:坚持真实性、谨慎性、安全性、效益性等原则同时银行还要评估个人信用情况来决定是否发放贷款,并向学生介绍了我国目前金融机构正在建立的个人征信系统,强调诚信的重要性。

商业银行还有哪些其它业务呢?(了解)

商业银行还为我们提供债劵买卖及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管箱等其他服务

兑换零钱,换磨损纸币,代发工资,代缴水电费及话费等

商业银行有什么作用?(了解)

1)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纽带 (蓄水池)

2)掌握和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为企业和国家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气象站)

3)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监督站)

3课堂小结

4 课后作业

思考:居民的存款储蓄是否越多越好?

5课堂板书设计:

一: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1.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

1)储蓄存款的含义。

2)利息的含义和计算。

3.利率的含义和表示方法。

4.储蓄存款的分类。

2.我国的商业银行。

1.商业银行的基本含义及组成

2.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和结算业务

3.商业银行的其它业务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