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省级教学开放活动之“双师型特色思政课程”《文化的功能——以光前精神的时代价值为例》
发布时间:2022-05-29
发布者:管理员
文章来源:微信转载
阅读 : 2077
“双师型特色思政课程”
《文化的功能——以光前精神的时代价值为例》
依托省级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改革试点实验学校的“深化课程改革,探索具有农村特色的高中校本课程体系”项目,国光中学深挖办学历史和办学特色,十年来的不间断的校本课程选课走班的实践探索,先后开发实施《光前风范》《光前先生之“五爱”精神》《光前先生与中国革命》等校本课程,逐步形成“光前精神育人”的特色化校本课程群,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满足立德树人的校本化实践需求。
在福建省2022年第二场省级教学开放活动中,国光中学将“光前精神”特色校本课程群融入思政课程,融入学科教学,由苏耿堂、吴智勇老师实践双师型特色思政课程《文化的功能——以光前精神的时代价值为例》,实现思政课程校本化,丰富特色课程群。
福建省首批基础教育信息化专家库专家、福建省高中政治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泉州市思想政治教研员林跃明老师为本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 
亮点1.紧扣时代精神,践行立德树人的校本路径。开展了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落实新时代关于中小学“五育并举”及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对中小学教育教学有借鉴意义。 
亮点2.立足校本文化和办学特色,深度挖掘,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程与学科教学。充分挖掘李光前先生爱国爱乡、积极参与革命与无私奉献的崇高美德是鲜活的教科书,精选有关光前精神的校本化情境,有效地结构化处理,突显校本特色,将弘扬光前精神服务于思政课程,构建立德树人的校本化路径。
亮点3.教学方法运用娴熟。通过“四问--四思”教学模式暨议题式教学法,把教学内容串联起来,调动学生活动。通过“情境——议题——活动——结论”的路径推进教学内容实施,设计的议题具有探究性、递进性,能引导学生在探究中生成知识,引发情感共鸣。亮点4.采用双师特色型教学,跨学科无缝连接。以文化功能的思政主题,融合建筑美学、徽标设计等知识,实现政治、美术、语文学科的跨学科融合,为跨学科融合教学提供了有益借鉴。亮点5.注重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注重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彰显思政课的价值观引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