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
国光初级中学晋升中高级职称推荐办法量化细则(讨论稿)
为进一步改进我校中高级职称考评推荐办法,力求使职称评聘工作做到公平、公开、公正,更好地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根据闽教职改[1998]020号文《南安市中小学教师职务定量考评竞聘办法与标准》,结合我校的实际,拟定如下量化细则;,供今年度职称评聘时试行。
一、’申报必备条件(指任职以来):
1.’符合学历要求,任职期达到文件规定期限(正常晋升,一级教师职务任职期四年或以上,高级教师职务任职五年或以上)。
2.’任职期考核合格以上。
3.’完成省教委规定的任课课时总量和教师工作总量。
4.’所任教学科的教学论文(1800字以上)收入校级或校级以上汇编。
5.’完成继续教育任务。
6.’无违反计生政策法规或计生处理期已满。
7.’承担并胜任班主任工作(含相当)连任两年或累计3年或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指担任校级或中层领导)二年以上。
8.’获校级或以上综合性表彰至少一次。
二、’中高级教师职务晋升量化评分标准。
(一)学历与资历:
1.’学历:中专或高中毕业得2分;中专或高中毕业生并取得专业合格得3分;专科毕业得4分;本科毕业得6分。
2.’资历:⑴教龄每年得1分;上限中级为20分(高级上限25分)⑵任现职每年得2分。(必须年度考核合格)
(二)教育、教学、教研工作情况:
1.’教育方面:
⑴班主任工作年限:任现职以来每年1分(含副班主任、3人以上教研组长、含学科组长、百人生管员、少先队辅导员、组织兴趣小组正常开展课外活动的体、音、美、劳、信教师、学校中层以上行政领导)。
⑵班主任工作成绩:被评为校级文明班级得3分。县级文明班级得5分;泉州市级得7分;省级得10分。同年度同班级以最高奖计分。
2.’教学方面:
⑴教学成绩评价:综合评价特别优秀得20分;优秀得16分;良好得12分;中等得8分。
说明:①教学成绩按每学年期中考,期末考、中考成绩评价平均得分评定;②未参加教学评价的学科任课教师;其教学成绩评价等级由学校职称领导组综合评定。
⑵服从学校工作需要,接任他班教学工作的,教学成绩有明显提高者加2分;其成绩由学校职称领导组评定。教学成绩有较大提高者得4分。
3.’教育科研方面:
⑴承担课题情况:承担校级课题并有相关的论文或总结发表者得2分。承担县级课题并有相关的论文或总结发表者得4分。承担泉州市级课题并有相关的论文或总结发表者得6分。承担省级课题并有相关的论文或总结发表者得8分。承担国家级课题并有相关的论文或总结发表者得10分(论文级别另行计分)。
⑵教育论文发表或获奖情况:CN级得8分;省级得5分;泉州市级得3分;南安市级2分。(说明:论文必须是第一作者且1800字以上;在CN增刊发表按省级计分,上限为20分;同一篇论文在不同级别发表或得奖,取其得分最高的一项)。
(三)年度考核:
任现职近4年来,年度考核总评"称职"者每年5分,"优秀"者每年7分。
(四)教师个人获奖情况:
1.’评优评先
级别’国家级’省政府’市政府’县(市)政府’县(市)教委’校级
得分’15分’12分’10分’8分’6分’3分
说明:①获得教育主管部门表彰的荣誉称号者,得分降一级计算。
②任职以来同一项目以最高级别计分,不同项目可以累计,若有两个以下可累加得分,上限为20分。
2.’教师业务技能竞赛:(含优质课、教学设计、说课、演讲、计算机考试、课件制作等)。
级别’国家’省’市’县(市)’校
得分’10-8分’7-5分’4-2分’2分’1分
说明:①上述级别标准指由教育主管部门举办,若由非教育主管部门举办,得分降一级计算;②参加计算机考试并获得等级证书(初级2分,中级4分,高级6分);③业务技能竞赛必须经学校同意并代表学校参加;④本项目任现职以来可以累加,上限为20分。
(五)指导学生获奖情况:
级别’全国’省级’市级’县(市)级
得分’10-8分’7-5分’4-2分’2分
说明:①上述级别以教育部门举办为准,学会等举办的降一级计分;②指导学生获奖以指导获奖证书或文件为凭证;③同一学生同一项目多次获奖按最高级别计分;④体育各单项第一名以一等奖计算,二、三名以二等奖计算,名次四、五、六按三等奖计算;⑤体育只计团体名次的竞赛项目得分以同级二倍计算,并由参与指导的教师均分;⑥本条款任现职以来可累加计分,上限为20分。
(六)行政及其他工作:(任职以来一次性加分)
工作类别’校级’中层干部以上’教研组长年段长’3人以上备课组长
得分’8分’6分’4分’2分
(七)民主测评与考评推荐:
1.’学校民主测评:20分×申报者得票率
2.’学校考评推荐:30分×申报者得票率
(八)附则:
在总得分相同的情况下,教龄长的优先于教龄短的,任职时间长,优于任现职时间短。
本量化细则的解释权属于学校校务会和学校职称评聘推荐组。
南安市国光初级中学计生工作齐抓共管工作细则
1.’贯彻执行中央、省、市有关计划生育工作的方针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对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综合治理,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水平。
2.’深入调查研究,掌握本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动态,准时向上级计划生育主管部门汇报计划生育工作情况及最新数据,对出现的新问题应提出对策和建议。
3.’组织全校教职工定期学习有关计划生育的政策法规,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工作,尽量与有关单位开展人口素质与计划生育的社会舆论宣传。
4.’负责对全校教职工的计生管理,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保证不出现计划外生育现象,对违反计生的对象坚决实行"一票否决"。
5.’中学生中普遍开设生理卫生,人口与国有资源,人口与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课程,使学生懂得实行计划生育,有利于实现新世纪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目标,更好地造福于中华民族。
6.’负责计划生育干部培训,抓好计划生育队伍建设,更好地为计划生育工作服务。
7.’在今后的招生中,对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如"二女"结扎户,其女儿的入学问题给予适当的照顾。
8.’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和关工委的优势,把人口和计划生育知识成为成人教育的内容,结合农村成人教育和扫盲工作,进行计划生育和家庭建设的宣传教育。
9.’自觉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任务。